编号
zgly00004767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采后荔枝果实冷害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
学科分类
220.1050;树木生理学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母体文献
广西植物
年卷期
2006,26(4)
页码
370-374
年份
2006
分类号
Q945.7
关键词
荔枝果实
多胺
冷害
文摘内容
以桂味荔枝果实为材料, 研究冷害及外源亚精胺(Spd)处理对果实膜透性和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0℃下贮藏时果实发生冷害过程中, 荔枝果皮中腐胺(Put)、Spd、精胺(Spm)含量在14d后明显增加, 膜透性快速增大, 21d时果皮出现明显的冷害褐变, Put进一步积累, 而Spm含量下降, Spd保持较高水平。非冷害温度(3℃)下贮藏时, 果皮多胺含量变化相对较小。0℃下果肉的多胺含量和变化幅度低于3℃果实, 并延迟7d衰老。外源Spd处理明显提高果实内源多胺含量的同时, 延缓了果皮相对膜透性增加, 减轻了冷害。这表明果皮中Put的积累可能是荔枝果实冷害的结果, 冷藏初期Spm含量的上升可能是果实对冷害的防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