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部、国家林业局于1976年、1981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完成了9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林业部、国家林业局于1995-2003年、2009-2013年组织完成了2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林业部、国家林业局于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和2014年组织完成了5次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调查。
为准确掌握我国石漠化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林业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05年、2011年和2016年组织完成了3次全国石漠化调查。
林业部、国家林业局于1974-1977年、1985-1988年、1999-2003年和2011-2014年组织完成了4次全国野生大熊猫资源调查。
国家林业局于1995-1999年组织完成了首次全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1996-2001年完成了首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于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发布5次世界各国的森林资源数据。
《湿地公约》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2010年以来世界各国的国际重要湿地统计数据,来源:湿地公约发布的报告。
收集1961年以来世界各国的主要林产品的产量、进出口数量和金额等数据,来源: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
森林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1990年以来世界各国的森林碳排放数据,来源: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
系统收集1978年以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包括遗产名称、年份、国家、地区、面积等,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系统收集和整理全球范围内的树木分布数据,包括:植物属种、分布国家、命名者等,来源: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GlobalTreeSearch数据库。
2002年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和认定通过的林木品种名录。这些品种在林业生产中可以作为林木良种使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1999年以来审批并授权的林木、木质藤本、果树(干果部分)及木本油料、调料、木本药材等植物新品种。
收集中国的各类树种资源、藤类资源、木本花卉和竹类资源数据,包括中国树种、花卉的图片、形态特征、分布、适宜地域等数据。
收集林业各学科的相关术语词,主要来源于国家标准和林业行业标准、专业词典、大百科全书等,建成林业学科信息标准术语词库。
收集专职摄像人员野外拍摄的与林业相关的各类图片,主要图书资料上的重要图片,图文并茂介绍林业植物、动物、花卉和自然景观等信息。
收集和整理国内外主要林业信息资源网站,由专家遴选、翻译,并进行分类、主题标引,建立相关联接,提供专业学科导航系统。
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文化遗产而设立的大规模保护区域。2015年起,我国在10个试点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
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2月启用"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国家林业局共发布六批获得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使用授权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国家林业局从2004年启动“国家森林城市”评定工作,2004年以来共有193个城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国家林业局批复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196家,分为森林生态站、荒漠生态站和湿地生态站,分布在全国典型生态区。
2001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公布八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地质遗迹为主体构成的自然区域。
1982年起,国务院共公布了9批2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第1-6批原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起改称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湿地公园是指经国家湿地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湿地公园。2011年以来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验收合格的国家湿地公园共601家。
林木种苗工作是现代林业发展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2009年、2012年国家林业局公布了二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名单。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推进生态文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