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我院派出强大阵营参加浙江省“首届林业科技周”并与之联合举办省院科技合作洽谈会





江南金秋,艳丽迷人,值此累累硕果之季,9月5日—11日,浙江省举行“首届林业科技周”活动,主题为“科技与林业现代化”。
9月5日,一个特别的日子,16年前的这一天,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浙江省首届林业科技周就在这天隆重开幕。浙江省林业厅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全省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积极营造“科技兴林”良好氛围,构建林业现代化建设的科技支撑平台,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实际行动隆重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
年,纪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发表16周年。
在院领导宋闯的率领下,院产业处、木工所、亚林所、热林所、林化所、泡桐中心、竹子中心等单位负责人40多人参加了这项活动。
“林业科技周”开展形式多种多样,活动主会场设在浙江省龙游县,同时启动浙江省11个市分会场。主会场活动包括浙江省首届林业科技周开幕式、颁发2004年科技兴林奖、院士报告、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浙江省林业现代化发展战略论坛、浙江省—中国林科院科技合作洽谈会暨龙游县竹产业项目招商会、科技下乡、浙江省及龙游县竹产业发展恳谈会等。分会场活动主要有学术研讨会、科普报告会、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科技下乡等。使活动成为林业学术交流、科技推广、成果展示、信息交换的重要平台。通过展示林业科技新成就,推广林业科技新成果,传播林业科技新技术,组织和动员林业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会人士参与和关心浙江省林业科技事业,实现浙江省林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开幕式上,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发表重要讲话,浙江省林业厅厅长陈铁雄致辞,并为中国科学院士、我院首席科学家蒋有绪研究员颁发浙江省林科院名誉院长聘书,随后蒋有绪院士在大会上作题为《新时代的林业和林业研究》主题报告,报告受到与会科技工作者的热烈欢迎。
在省院科技合作洽谈会暨龙游县竹产业项目招商会上,院领导宋闯代表我院领导集体在会上发表讲话,祝愿浙江省林业科技周圆满成功。他说,把专家请下去,把科技成果带下去,把科技生产力提上来,促进林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实在服务,是全社会及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林科院,作为省院合作单位,将进一步为浙江的经济发展,为浙江的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国林科院的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亦将积极地为浙江省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奉献其才华和智慧。
洽谈会上,院产业处处长张华新代表全院展示了我院各所的每一项科技成果,在成果推介的基础上,张华新处长、亚林所王浩杰所长、首席科学家萧江华研究员、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王树东主任、热林所科研处吴仲民主任、木工所科研处王槟主任等代表院产业处、林业所、木工所、科信所、亚林所、热林所、林化所、竹子中心签署了农林微生物细菌肥开发、阳光滨海绿化研究中心建设、科技信息及资源共享等10项科技合作意向协议。
浙江省是我院至今为止唯一一个两次签订协议的地方政府。2001年,我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为更进一步加强与浙江省的科技合作,2003年,双方又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合作原则、合作重点,为落实新协议,2004年—2008年,浙江省省政府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经费,建立了省院合作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鼓励双方加强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合作(包括技术参股、股份制合作、联合开发经营等),根据项目情况给予奖励;资助事关浙江省林业发展大局的重大科技合作项目,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资金使用实行项目管理;为鼓励和吸引中国林科院科研人员把更多的科研项目(课题)放在浙江,浙江省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奖励;对在省院科技合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企业)或个人进行奖励,以调动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本次活动的开幕式上,我院亚林所专家周志春主持的《马尾松适应低磷机制和磷高效基因型选育研究》捧回了2004年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一等奖。科技下乡活动中,我院亚林所所长王浩杰率领亚林所专家及科技工作人员马乃训、顾小平、李纪元、周志春、胡炳堂、金立新、李志兰等与浙江龙游林农进行面对面的实地讲解,现场咨询,解答林农疑问,努力满足林农科技需求。林农对科技需求的热情之高,感染着每一位在场的科技工作者,同时也让我们的每一位科技工作人员倍受鼓舞,深感责任之重。
我院首席科学家傅懋毅研究员为本次活动的组织委员会委员,并为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及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全委会负责人。
浙江省“林业科技活动周”的开展,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科学意识,提高广大林农的科技素质;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与林业现代化关系的认识,促进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形成“实现林业大发展,出奇制胜在科技”的共识;进一步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拓展与我院的科技合作领域,促进林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一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活动将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林农20000人次。
背景资料:
浙江省林业基本情况及林业现代化建设对林业科技的需求及相关政策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全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山清水秀,物产丰饶,人杰地灵,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的美誉,是中国目前改革开放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全省现有常住人口4677万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200亿元,财政总收入为14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多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 3180元。
浙江地处中亚热带东部,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在1100—2000毫米,兼有多种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的物种资源,素有“中国东南植物宝库”之称。全省有木本植物109科423属1407种,其中有不少国家重点保护和本省特有或稀有树种。全省已知脊椎动物1240多种,有12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还有以森林为栖息、繁殖、生存地的多种森林昆虫。全省现有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小区271个,面积15.7万公顷;全省已建立湿地或与湿地有关的自然保护区6个。建立省级以上森林公园74个,面积33万公顷。
浙江是“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省份。全省林业用地面积6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9.4%,活立木蓄积量1.3亿立方米。2003年全省林业行业社会总产值达到870多亿元。
浙江是森林资源小省,却是木材加工大省,是人造板、木地板、木制玩具、木制工艺品等产品的生产大省。全省有木材加工经营企业2万多家,年加工木材1000多万立方米,创产值350多亿元。
浙江特色经济林优势十分明显。全省有经济林面积120多万公顷,年创产值100多亿元。全省花卉苗木生产面积近8万公顷,圃地产值超过60亿元,是浙江第三大农产品。
竹产业是浙江林业最具优势和最富活力的产业。全省竹林面积80多万公顷,有3000多家笋、竹加工企业,产品有3000多个品种,年创竹业产值110多亿元,以全国六分之一的竹林面积,创出了全国三分之一竹业产值。
200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期浙江省林业发展思路,提出了全面推进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实施五大工程,打造五大基地,深化五大改革,构建五大体系”的总体部署。“实施五大工程”就是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打造五大基地”就是森林食品生产基地,花卉苗木生产供应基地,木竹制品制造业基地,森林生态休闲旅游基地,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加工基地。“深化五大改革”就是切实稳定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减轻林业税费负担,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构建五大体系”就是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加快林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强化林业行政执法监管体系,加
快林业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根据浙江省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浙江省林业“十一五”科技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是竹木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撑技术。重组竹材胶合板、竹材集成材、竹木复合材料、竹纺织用纤维等竹产品深加工技术;竹林可持续栽培、无公害竹笋栽培、生态公益类竹林高效栽培、观赏竹盆栽、高效竹笋生物肥料和农药研制等竹资源培育与可持续经营技术;竹工艺、竹窗帘、竹笋加工等数控竹木加工机械;竹炭、竹醋液、竹叶黄酮等竹化学利用技术。
二是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及困难立地特殊造林技术;以立地类型划分与适地适树为基础的防护林造林技术;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的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技术;水土保持林和水源保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稳定林分结构设计与调控技术;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复合农林业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抗逆性植物材料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低效能防护林改造复壮技术;森林生态效益的评价与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管理等。
三是林木种苗工程技术。林木种质资源的发掘、收集、保存、特性鉴定和利用;生态公益林高抗性和多用途动植物材料选育;珍稀干果、山地水果、木本药材等特色经济林良种选育和优新品种引进;珍贵用材林树种和工业原料林品系选育和引进;良种快繁、营养杯育苗、无毒化生产等规模化、工厂化苗木繁育技术。
四是森林资源的监控(测)与林业信息技术。主要是森林资源的监测与评价技术系统;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及监测系统;林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技术;计算机辅助造林设计系统的研制与推广等。
五是林业生物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利用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表达调控技术,培育优质、定向、高效、抗逆、抗病虫害的林木新种质;分离、克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要性状的相关基因及其功能;珍稀濒危植物的生物技术保育及利用;采用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综合不同生物的优良性状,按人类意志定向塑造新的物种和类型,建立植物反应器研发技术。
六是林业微生物应用技术。森林食用菌与植物再生资源的转化利用技术;菌根食用菌促进林木生长及林木种苗菌根化合成生物技术;构建林木共生菌根菌种质资源基因库。食用菌保鲜与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大型食药用真菌高附加值生物活性成份提取纯化、结构修饰及药用与保健制品产业化深加工技术。
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到浙江省企业进行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的,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林业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对林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取得的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为林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林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其提供技术推广、良种供应、配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和劳务所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林业科研单位通过林业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直接用于林业科研、试验的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关税;先进的林业科研成果、生产工艺等可通过股份、直接投资等形式用于企业生产,地方林业部门优先提供优惠的政策和服务;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资助非关联林业科研机构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公益性林业科技推广经费,其资助额可全额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
除。
龙游概况
龙游县地处金衢盆地中部,北靠杭州,东临金华,南接遂昌,西连衢州市,县域面积1138.72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人口40万。龙游交通区位得天独厚,铁路、公路、水运交通发达,浙赣铁路、320国道、46、50省道和已建成的杭金衢高速公路及已动工建设的杭新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龙游至杭州时程为2小时,至上海时程为4小时,至衢州民航机场仅30公里,是浙江东、中部地区连接江西、安徽、福建三省的重要通道。
龙游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春秋时建有姑蔑古国,秦王赢政25年(公元前222年)设太末县,至今已有2226年建县历史,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儒家思想发源地之一。龙游商帮曾是明清时期全国十大商帮之一,是十大商帮中唯一以县域命名的商帮。
龙游山水隽秀,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共有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障单位100多处,1992年发现的“龙游石窟”被知名专家学者称为“千古之谜”和”世界第九大奇迹”,现正准备向联合国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其他如鸡鸣山、明清民居苑、龙南竹海森林、石佛岩瀑布、三叠岩、唐代古刹招庆寺等风景名胜均为中外游客钟爱。
龙游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围绕创建“浙西中等规模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目标,依托“二江二山二滩”自然资源优势,以规划为龙头,坚持经营理念,建成了荣昌广场、江滨公园、灵山江景观带等公益性工程,启动了城市中心区、阳光小区、方门街新区、小东门等城市区块,正著力建设“没有围墙的景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0平方公里,人口近9万人,城市化步伐加快。
龙游经济社会步入加快发展期。以“工业立县、旅游名县、开放兴县”战略为导向交通、水利、电力、城市、工业区、文教卫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龙丽线、西环线220KV石窟变、城防工程、人民医院大楼、龙游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正在实施的沐尘水库、小溪滩电站、杭新景高速龙游支线龙游段、龙丽高速公路浙赣铁路龙游城区段改线移站等工程,将为龙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0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2亿元,同比增长14.9%,财政总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3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同比增长73.9%。
龙游物产丰富,笋竹、生猪、蛋鸭、珍珠、茶叶、柑桔、黄花梨、莲子等农产品极为丰富,是闻名全国的“中国笋竹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资源富饶,是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的理想区域。
龙游民风淳朴,勤耕好客,社会人文环境优越,是外来业主投资创业的风水宝地。(王建兰)
中国林科院宣传中心 (08-09-2004)

关键词 林业政策  林业建设  科技  体制改革  绿化  造林  生态  森林资源  专家  林产品  竹  图片  科信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