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而深刻的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区景观生态风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于景观格局导致的生态风险,而忽视了景观功能的脆弱性特征,尤其缺乏通过景观格局与景观功能风险的互馈关系来研究生态脆弱区景观生态风险的驱动机理。高原所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资源植物培育研究团队以典型生态脆弱区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县为研究区,构建了景观格局风险和景观功能风险模型,基于耦合度和耦合度协调模型分析两种生态风险相互作用的时空变化特征,从而揭示了景观生态风险的驱动机制。
研究发现,2000-2020年以来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域景观格局风险从中等攀升至接近较高水平,景观功能风险水平略降,但总体上仍处于近较高水平;超过90%的研究区域两类生态风险呈现出中等耦合关系,耦合协调区域的面积占比从2000年的25.58%上升到2020年的 31.07%;同时,具有特殊生境的干热河谷区县景观功能风险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更具多变性和敏感性。景观高格局风险—高功能风险区极为明显的扩张和耦合协调区面积增长造成了景观生态风险提升加速;市场主导的土地利用活动与政府主导的生态调控相互博弈强化,使得区域景观生态风险源多样化和作用机制复杂化。
该成果以“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landscape pattern-function risk coupling over 20 years in the dry-hot valley of the Jinsha River in China”为题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二区期刊Land发表,课题组联培硕士研究生周姗和欧朝蓉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孙永玉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李向飞高级工程师、张峻铭博士、董丽敏硕士等人对本研究具有重要贡献。本研究在NSFC-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4A20581),云南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一流学科开放基金(SBK20240028)和云南省自然生态监测网络监测项目(2021-YN-07)的共同资助下完成。(周姗 孙永玉)
中国林科院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