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四十载 华发伴青山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场长王吉贵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有活力的行业不能没有劳模。
在山东聊城,“劳模”是广平林场场长王吉贵广为人知的另一个“名字”。
28年前,他挖沟打井抬高地面育苗造林,创新按劳取酬激励机制,硬是把“将死”的苗圃救了过来,让职工过上了好日子;
22年前,他带领团队攻坚“枣乡建设项目”,寻遍全区枣树良种,将林场周边村民纳入枣树产业链,发展枣林4万余亩,让“茌平圆铃大枣”声名远播,成为林农致富金果;
8年前,他无惧阻力据理力争力谏修改城市发展规划,护得国有林场生态完整,如今这里满目苍翠,野禽群集,建成普惠民众的国家湿地公园……
43年不忘初心、艰苦奋斗,让他成为“鲁西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王吉贵先后获得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7项国家级荣誉。王吉贵心系群众、忘我工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彰显了林业“榜样”与“楷模”的新时代内涵,激励带动一大批党员干部对标先进争当表率,为当地生态建设攻坚克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立志艰苦创业,誓把“涝洼地”变“聚宝盆”
1979年,年仅16岁的王吉贵成为王老苗圃的一名普通职工,但刚报到的他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地处“十二连洼”的苗圃,土壤盐碱化严重,“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土地养分不足,树苗长势很差。十年有九年是灾年,职工生活都成问题,人心比沙子还散。
但年轻的王吉贵不以为苦,“事在人为,我就不相信干不好”。他从扛锨、刨地、砸坷垃做起,一路干一路学,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也是机缘巧合,几年后他见到了自己毕生的“偶像”——当时的聊城地区林业局局长孔繁森,更坚定了他爱岗奉献、一生坚守绿色事业的伟大志向。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7年,你看,右边的第一个是我,左起第二位就是孔繁森。”王吉贵至今珍藏着这张合影。当时,王吉贵在苗圃担任会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到林业局汇报工作,几番接触,孔繁森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给王吉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针对盐碱地治理,孔繁森专门邀请林业专家现场教学,王吉贵也参加了学习,受益匪浅。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不幸殉职,时年50岁。得知孔繁森去世前还牵挂着当地的发展,王吉贵默默化悲痛为力量:“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我也要向这样的模范看齐!”
有一年夏天,连降大雨,苗圃内涝成灾,九成的苗木被淹死,损失惨重,有的职工吃上了亲朋好友的接济粮;春节,来串门的亲戚看着苗圃职工韩相珍住的房子是半阴半阳的土坯房,裂缝都有手指宽,开玩笑地说,“你住的房子还不如俺家的牛棚”。
环境的日益窘迫,激发了王吉贵的斗志。“2000多亩地放在那里,没有任何效益,太可惜了。花大力气去治理,说不准能成,虽然冒险,但总得有人去试试。”他不止一次这样想。
1995年,王吉贵临危受命,担任王老苗圃书记、主任,现实的困境和重担压在了他的身上,但他意气风发,充满了干劲。“咱是党员,必须得干出个样子,让苗圃活起来。”
他下决心“挖沟开渠、改造土质”,可当时单位账户负债几十万元,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王吉贵一咬牙背着妻子卖掉了自家经营生意正红火的门店。这个门店是他的妻子徐富平攒了七八年钱才买来的,但当妻子得知此事后,不但没有责怪他,还劝他把母亲葬礼亲朋随的份子钱也拿出来。就这样家里为苗圃建设投入15万元,后来王吉贵又通过向政府争取项目等方式筹集资金500多万元,在他的带领下苗圃掀起了一场“变脸”运动。
开始没人干,职工大多还在观望,王吉贵就身先士卒。虽然离家只有3公里,但他58天没回,吃在工地、住在帐篷,白天推沙、平田、砌渠道,夜晚点灯研究第二天的工作。三伏天挖渠,他拿着铁锨冲在前面,一铲一铲地挖,再用扁担担走,职工担一趟,他就担两趟,肩膀时常被磨破。冬天抢灌冬水,水渠被冲垮,他先跳下去抱着麦草站在冰水中保护渠道,尽可能减少损失……
越干职工对他越服气,人心又聚在了一起。职工朱学增说:“王书记吃苦耐劳、脑子活,全场也挑不出他这样的能人。”职工陈希刚说:“有这样的带头人,咱苗圃有救了……”
改造后的苗圃有了崭新的面貌,道路顺直,地块方正,路路相连,沟沟相通。累计挖沟造渠1.2万米,抬高土地1500亩、建桥梁20座、打机井25眼之后,原来的盐碱涝洼地变成了“聚宝盆”,快速发展成为年均出圃苗木120万株、种条200万根、绿化苗10万株的示范性苗圃。
职工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新建办公楼800平方米、家属楼(院)76户,各项待遇得到有效保障。搬入新家——漂亮的二层小楼的时候,职工们不约而同地放起了鞭炮庆祝,有的职工为了表达喜悦和感激之情,还跑到县电视台给王吉贵点歌。
2011年10月26日,山东省林木种苗花卉工作现场会议在王老苗圃召开,来自原国家林业局、原省林业厅和各地市的林业战线领导和工作人员共100多人齐聚茌平。当时参会人员最喜欢吃的就是徐富平用大铁锅蒸的大馒头,那香喷喷的馒头都有金黄色的饹馇,勾起了很多人儿时的回忆。为了给与会人员做馒头,她从早到晚和面,手上都磨出了老茧。她用勤劳和朴实默默地支持王吉贵的林业事业,得到十里八乡百姓的称赞,“嫂子馒头”在当地传为佳话。
每每回忆起那段日子,王吉贵都会欣慰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引领科技发展,选育纯正品种打造富农枣乡
茌平是中国圆铃大枣之乡,具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2001年,茌平启动实施枣乡建设工程,将“圆铃大枣”作为特色产业,建设万亩枣林,擦亮枣乡名片。然而当时全县枣树种植尚不足百亩,万亩枣林的目标就像天上的星星,遥不可及。王吉贵迎难而上,代表王老苗圃承担起打造枣乡的重任。
经过冷静分析,他列举出当时面临的三大难题:选育纯正品种、培育专业人才、繁育推广育苗,并分别制定了破解方案。
选育纯正品种是当务之急。无数个清晨午后,他看花开、听花落,察叶片、数坐果,王吉贵带领团队日复一日,不敢有丝毫懈怠;无数次讨论和争辩,只想把如何防治病虫害、落果软果,是环剥还是环割,是促花还是促果等系列问题弄得更清楚;无数次的对比再对比,试验又试验,总是想找出契合度更高的嫁接砧木,抗逆性更强的株系,丰产性更好的那第N个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初选、复选、终选和栽植对比试验,他们从16个乡镇156个村庄的325个优良单株中成功选育出了4个优良品种,探索出枣树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在圆铃大枣新品种选育和标准化栽植技术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科技推广工作人才是关键。王吉贵借助科技特派员工程,为苗圃培养了21名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熟练掌握实践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又通过这些技术人员培训农民技术员3000余人,这些人现在都已成为茌平枣乡建设工程的中坚力量。
为解决优质纯正枣树苗供应紧张的问题,王吉贵还创新机制,全面推行合同育苗新模式。苗圃提供种子、技术和服务,农户提供土地,并负责日常管理,苗圃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枣苗繁育从育种、嫁接到出圃需要3年时间,种好了能挣钱,种不好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但苗圃周边十几个村庄的老百姓都心甘情愿跟随王吉贵“冒险”。唐洼村村民靳新才说:“这么多年了,王书记从来都是说到做到,他不会让我们老百姓吃亏。”一纸合同解决了育苗推广难题。几年下来,王老苗圃累计发展社会育苗基地1000余亩,带动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同时,也保障了枣乡建设的苗木供应大问题。
目前,全区建成两处圆铃大枣生态观光园,并连续举办了九届中国圆铃大枣采摘节,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茌平枣乡建设工程的实施,王老苗圃步入科技发展的快车道,先后获评“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全国质量信得过苗圃”“山东省十佳苗圃”。王吉贵个人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坚守绿色使命,护好这片会“掉鱼”的森林
2014年底,正当王吉贵在王老苗圃干得风生水起时,又一块“难啃的骨头”落到他面前。调任茌平国有广平林场场长,意味着他将承担起广平林场生态恢复、湿地保护和推进茌平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的重任。
但当时林场的实际情况距离试点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时间紧迫,他马上投入新的角色,带领职工植树、修路、建瞭望塔、建观鸟台、安装湿地生态监测系统、设计科普宣教长廊,王吉贵把林场当成了自己的家,用心地一点点布置起来。
可就在这时,一个消息传来,正在建设的聊城市黑龙江路东延线将穿过广平林场。根据方案,黑龙江路东延不仅压占林场的国家级公益林,还会将林场拦腰切断,给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和聊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一想到自己像孩子一样爱护的林子和鸟儿可能遭遇灭顶之灾,王吉贵心急如焚,但在工程已经启动的情况下要求公路改道,难度可想而知。那段时间他没日没夜地整理材料,逐级汇报要求绕道修路,遇到很大阻力。但当时的他已下定决心,宁可场长不干,也要保住生态湿地!有一次,为了能邀请专家和领导到湿地现场去看一看,已年过半百的王吉贵硬是在会议室门口站了两个多小时。后来,王吉贵的据理力争、奔走呼吁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长亲自带队实地调研。最终,这条路整体南移60米,林场生态保住了!树上的鸟儿也保住了!得到消息的那一刻,王吉贵高兴得湿润了眼眶。
2019年12月,湿地公园通过了国家林草局验收,正式晋级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为聊城市增添了一张亮丽的“国字号”生态名片。2022年广平林场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今天,苍鹰、 红隼、长耳鸮、苍鹭……公园内的鸟类多达160余种,而且其中不乏像“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这样广受关注的“明星”物种。每年的鸟类繁殖季,繁茂的树木上密布着数不清的鸟巢,鸟儿从附近的水塘里叼来鱼儿喂雏鸟,经常有鱼从树上掉下来的奇景,被当地群众昵称为那片“会掉鱼的森林”。广平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70%,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5000多个,成为惠及周围群众的“森林氧吧”。
后来总有人问王吉贵,当时为啥要那样顶着干,就不怕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吗?
其实多年以来,种树护绿对他而言,已从一项沉甸甸的使命,浸透血脉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热爱了。他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这一辈儿老了,还有林子在、有鸟在,留给子孙后代,这才是一笔真正永恒的财富!”(记者 尹萍 赵坤)
中国绿色时报 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