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秦岭华山松3种小蠹虫的消化酶研究



编号 zgly000134749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秦岭华山松3种小蠹虫的消化酶研究

作者 王胜军  陈辉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08年12期

年份 2008 

分类号 S763.3 

关键词 华山松  小蠹虫  消化酶  酶活性  最适温度 

文摘内容 【目的】华山松大小蠹、松六齿小蠹和油松四眼小蠹,是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内危害华山松的重要小蠹种类,通过对上述3种小蠹虫虫体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分析,揭示其营养利用差异的原因。【方法】采用福林-酚试剂法、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法、碱溶液滴定法和碘-淀粉比色法,测定并比较华山松大小蠹、松六齿小蠹和油松四眼小蠹3种小蠹虫的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同时探讨不同温度对华山松大小蠹成虫与幼虫虫体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华山松大小蠹、松六齿小蠹和油松四眼小蠹成虫虫体蛋白酶活性大小依次为:华山松大小蠹>油松四眼小蠹>松六齿小蠹;纤维素酶活性大小依次为:松六齿小蠹>油松四眼小蠹>华山松大小蠹;脂肪酶活性大小依次为:华山松大小蠹>油松四眼小蠹>松六齿小蠹;淀粉酶活性大小依次为:油松四眼小蠹>松六齿小蠹>华山松大小蠹。华山松大小蠹幼虫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25℃,成虫为20℃;幼虫与成虫的纤维素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一致,分别为25,25和40℃。【结论】3种小蠹虫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差异显著,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华山松大小蠹成虫与幼虫的4种消化酶活性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