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188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低质低效林枯落物水文效能的影响
作者单位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22,50(3)
页码
25-29
年份
2022
分类号
S753.7
S758.8
关键词
低质低效林
枯落物蓄积量
枯落物有效拦蓄量
指数函数
文摘内容
2009年春季设置试验样地,分别进行带宽为6、10、14、18 m的带状改造。同时在改造带分别栽植3年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ylvestris)、兴安樟子松(Pinus koraiensis)。2010—2018年实地测量,选取枯落物层蓄积量和有效拦蓄量水文指标,分析经诱导改造后枯落物分解速率和持水性能的变化,基于前人已验证的指数模型,判断诱导改造模式对森林中枯落物水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落物蓄积量和有效拦蓄量均随时间呈指数函数变化,改造带宽对3种典型林分的枯落物分解速率未产生显著影响,带宽改造9 a后,枯落物的水文效能基本恢复到改造前状态。种植苗木的不同对枯落物分解模型造成一定的差异。未分解层蓄积量中,种植西伯利亚红松的样地A参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样地,种植兴安落叶松的样地B参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样地,种植兴安落叶松和种植樟子松的样地C参数差异性显著。半分解层蓄积量中,种植兴安落叶松的样地A参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样地,种植兴安落叶松和种植樟子松的样地B参数差异性显著。未分解层有效拦蓄量中,种植兴安落叶松的样地A、B、C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样地,且种植樟子松的样地B参数高于种植西伯利亚红松的样地。半分解层有效拦蓄量中,种植西伯利亚红松的样地A参数显著低于其他两个样地,B、C参数3种种植方式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带宽改造9 a后,枯落物的水文效能基本恢复到改造前状态,改造苗木的不同影响了原始林分中枯落物的分解过程,从而对枯落物的水文性能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