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6833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蓝花丹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采集、贮藏技术研究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科学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5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685.99
关键词
种子生物学
分级
干燥
贮藏
蓝花丹
文摘内容
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Lam.)原产南非,由于其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导致自然结实率极低。本文研究了蓝花丹种子的形态结构、吸水特性及最适萌发温度,根据形态观测以及发芽率等指标筛选出优质种子,并对优质种子不同的干燥方法、贮藏温度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蓝花丹种子呈长椭圆状,长8.00~13.80 mm,长宽比约为5.3∶1。种皮薄而柔软,有网状褶皱。外种皮表面有附着物,大面积分布有腺体,利于种子传播。胚芽靠近合点,萌发率较高。种子播种前的浸种时间应保持在11 h以上,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当种皮颜色为深褐色,种子长度大于11 mm且发芽率大于75%时,可判断为优质种子,发生此性状时即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适宜的干燥方式为烘箱内30℃干燥1 d,干燥种子最佳贮藏温度为-86℃,且贮藏时间越短发芽率越高,而新鲜种子在此条件下不宜贮藏超过1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