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芒果不同部位挥发物及横线尾夜蛾对其触角电位反应



编号 zgly00014334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芒果不同部位挥发物及横线尾夜蛾对其触角电位反应

作者 田厚军  陈艺欣  魏辉  邱良妙  刘其全  石妍  占志雄 

作者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物安全学报 

年卷期 2012年02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436.67 

关键词 芒果  横线尾夜蛾  挥发性物质  气质联用  触角电位反应 

文摘内容 【背景】芒果横线尾夜蛾是严重危害芒果花序和嫩梢的重要害虫,其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给我国南方芒果造成了巨大损失。【方法】通过气质联用仪(GC-MS)对芒果花、梢和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采用触角电生理方法,测定不同性别和交配状态的芒果横线尾夜蛾对12种芒果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芒果3个部位的挥发性物质多为萜烯类化合物,主要物质(相对含量在0.06%以上)的数量分别为芒果花中22种、梢11种和成熟芒果13种。芒果花中含量较高的为α-水芹烯(43.64%)和异松油烯(29.33%);芒果梢中α-古芸烯(23.63%)含量最高;成熟芒果中β-石竹烯含量最高,为29.47%。仅异松油烯和β-荜澄茄油烯在芒果3个部位中均被检测到,但其含量差异较大;异松油烯在花、梢、果实中的含量分别为29.33%、19.99%、0.59%,而β-荜澄茄油烯分别为3.51%、2.18%、6.05%。芒果横线尾夜蛾未交配雌、雄蛾和已交配雌、雄蛾对同一种化合物的触角电位相对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4种成蛾对反-2-己烯醛的触角电位反应值与其他化合物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交配后雌、雄蛾的触角电位反应值均有所降低,但与交配前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筛选出的反-2-己烯醛可作为横线尾夜蛾信息素的增效物质,对性引诱剂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可为从化学信号角度阐明横线尾夜蛾寄主定向和雌、雄交配机理,以及其致害机理提供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