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森环森保所在大中型食肉动物的共存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物种共存和竞争机制假说框架图


图2:大中型食肉动物与捕食猎物的食物网络关系


图3:大中型食肉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及其物种间的重叠关系

  大型食肉动物占据着顶级营养位置,通过捕食、竞争和营养级联等抑制食草动物和其他食肉动物的数量,在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了解自然生态系统中同域物种的共存机制是群落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研究课题。近年来,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对食肉动物种间关系构成重大挑战。森环森保所自然保护地与生物多样性学科研究团队,利用红外相机、DNA宏条形码测序和物种占域模型等技术,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对大型食肉动物(狼、雪豹和欧亚猞猁)和中型食肉动物(兔狲、赤狐和藏狐)在空间选择、活动节律和食性组成生态位的种内和种间共存和竞争关系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共布设有280台红外相机进行了超过5年的持续监测,在累计37192个红外相机工作日获得了14316张独立的野生动物有效照片;并采集分析了食肉动物粪便样品480份,鉴定出雪豹、狼、猞猁、兔狲、赤狐和藏狐等食肉动物,及其被捕食的26种野外猎物或者家畜。
  研究结果表明,大型食肉动物物种在活动时间或食性组成上有更多的重叠,中型食肉动物物种间有更高的食性组成重叠,而大型食肉动物和中型食肉动物物种间存在更高的活动时间重叠,特别是在狼和雪豹以及兔狲和藏狐之间观察到较大的食性组成重叠,表明这些物种间在食物资源上存在重要的竞争关系。同时,研究认为空间生态位的差异在促进大型食肉动物物种的共存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空间和时间生态位的差异促进了中型食肉动物物种的共存,空间和营养生态位的差异有助于大型和中型食肉物种之间的共存。该项工作首次同时从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3个维度进行了大中型食肉动物的共存和竞争研究,并揭示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大中型食肉动物物种的不同共存模式。
  研究成果以“Different coexistence patterns between apex carnivores and mesocarnivores based on temporal, spatial, and dietary niche partitioning analysis in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Park, China”为题,于2024年9月发表在SCI期刊1区TOP期刊eLife(IF=6.40)上。eLife的编辑评估(eLife assessment)认为“该论文在大的国家公园对食肉动物群落共存的竞争动态进行了重要的评估,可靠的数据和多种调查技术(红外相机和DNA条形码等)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空间差异是物种共存的主要策略,而物种在活动时间和食性上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总之,该研究对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1430和32101409)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CAFYBB2019ZE003)等项目资助,森环森保所博士研究生丛微为论文第一作者,薛亚东副研究员和张于光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张于光)
     中国林科院  2024-09-14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大中型食肉动物  共存机制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