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省科技奖励办公室获悉,由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李芳东研究员、杜红岩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杜仲高产胶良种选育及果园化高效集约栽培技术”荣获2011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除三叶橡胶之外世界上唯一具有巨大开发前景的优质胶源树种。杜仲的果皮、树皮、叶片内都含有杜仲胶。杜仲胶高弹性体所独具的“橡胶-塑料双重特性”和形状记忆等特殊功能,能够广泛应用于交通、通讯、医疗、电力、国防、水利、建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本研究针对杜仲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存在的经营模式单一、栽培技术落后,以及杜仲胶产业化开发存在的原料含胶量低、加工成本高等突出问题,首次提出杜仲果园化、园艺化栽培和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并对杜仲高产胶良种选育及果园化栽培技术进行长期系统研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首次以杜仲果实的利用为育种方向,选育出华仲6~9号4个杜仲高产胶良种,比普通杜仲产胶量提高了2.6~4.6倍,结束了我国从未有杜仲高产胶良种的历史,实现了杜仲胶产量的大跨越,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杜仲胶产业提供了坚实的良种基础,大大提高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选育出的华仲6~9号等4个杜仲高产胶良种已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
首次提出杜仲果园化栽培新思路,创新了沿用2000多年的药用栽培模式,取得了我国杜仲栽培历史性的突破。制订了杜仲果园化栽培技术规程,总结出控形修剪、密度控制、配方施肥等系列栽培技术,产胶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了3~4倍,每公顷产胶量从120kg提高到500~600kg。
系统研究了杜仲果实、树皮和叶片含胶特性的群体和个体变异特点,揭示了杜仲含胶特性的群体和个体遗传变异规律,全面对杜仲果实、杜仲皮和杜仲叶内杜仲胶形成积累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杜仲胶的形成与果实性状、树皮性状和叶片性状的相关性,为杜仲胶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高产胶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创新了杜仲产果量和产胶量的栽培技术,使开花结果期提前了5年以上,产果量由每公顷75kg提高到3900kg,提高了40倍以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建立杜仲高产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6个,高产胶良种及果园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11个,繁育杜仲高产胶良种苗木2350万株,带动示范推广10.45万亩,增产果实25228.2吨,增加直接经济收入共计50456.4万元。
该研究成果取得的重大突破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0年回良玉副总理对发展杜仲产业做出重要批示,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亲自致信回良玉副总理,并召开司局领导会议,专门研究杜仲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将“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作为单独一项列入鼓励类农林产业,杜仲胶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天然橡胶资源匮乏的局面,并将形成以中国杜仲胶新兴产业为龙头的国际天然橡胶的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图片说明:
杜仲高产胶良种华仲6号
杜仲高产胶良种果园化研究与示范基地
杜仲高产胶良种繁育基地
杜仲果园化栽培硕果累累
泡桐中心 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