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秦岭冷杉大面积死亡的背后:林业与旅游之争





豫西石人山保护区内281株冷杉233株枯死,林业部门称旅游开发危及冷杉,旅游部门则直指林业主管部门防患不力、贻误战机
  ■核心提示
  2004年入秋以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石人山内,有着“活化石”之称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秦岭冷杉因虫害出现大面积死亡。
  林业部门的调研结果把冷杉死因归为旅游开发过度引起。旅游部门则直指林业主管部门防患不力、贻误战机。
  因石人山旅游开发而起,河南省林业厅与鲁山县矛盾重重,并引发省林业厅对鲁山县长达5年的经济制裁。对冷杉的救治工作现在已开始,虽然显得有些亡羊补牢。
秦岭冷杉
秦岭冷杉属松科,常绿乔木,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高可达30余米。主要分布在陕西的陇南、鄂西及河南的西部地区。群落零星分布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巅峰和岭脊。它的树姿挺拔,树冠塔形,枝叶繁茂,常年翠绿,观赏价值不次于雪松。   
(图)石人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秦岭冷杉。两个月前的一次统计表明,保护区内281株冷杉已有233株因虫害而枯死,现仅存活48株。本报记者秦文摄
  12月13日,豫西石人山上人迹寥寥。魏国仁轻轻地敲击一株20多米高冷杉树的树干,声音发闷,用小刀在树上划痕,没有树脂流出,树皮上布满了密密的虫孔。“这棵树已经死了。”魏国仁说。
  石人山位于河南省鲁山、南昭、嵩县三县交界。在位于鲁山县境内石人山海拔1850米处,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此处是河南省惟一保存完整的冷杉自然群落”。
  石碑的周围,生长着一些看上去仍挺拔的秦岭冷杉,魏国仁圈点了一下,告诉记者一共14棵,不过也全都死了。
  资料记载,秦岭冷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常绿乔木,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距今已有二亿九千万年的历史,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作为石人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负责人,魏国仁一直与这座山上的冷杉相伴。两个月前的一次统计表明,保护区内281株冷杉已有233株因虫害而枯死,现仅存活48株。
  “来年春天统一打虫子,或许还有救。”魏国仁说。但专家的观点却显悲观。“根据我们的实地考察,初步判断,目前存活的秦岭冷杉大多已经染上虫害。救治能不能成功很难讲。”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系主任叶永忠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危害最大的一次生态灾难。
  旅游开发危害冷杉的说法
  今年9月3日,河南省林业厅有关领导在检查省内几个自然保护区工作时,在石人山发现了冷杉的大面积死亡。
  此后,受省林业厅委托,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叶永忠和河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高级工程师黄维正等13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在9月6日、7日两天专程到石人山就秦岭冷杉大面积死亡进行调查。
  专家们注意到,所有死去的冷杉上,都布满了一种像针眼一样大小的虫子,这些虫子有乳白色和酱色两种,成虫可以飞动。叶永忠说,这些虫子的种类和名称还没最后确定。现在统称为蠹虫。
  叶永忠说,石人山上所见的秦岭冷杉死树,树龄约在80至100年之间,少有超过150年的老树,树皮上布满小虫孔,死亡时期均在2年之内。
  “我当时在一棵活着的冷杉上,用斧子劈下一块巴掌大的树皮,树皮下栖居着足有七八十条的白色小蠹虫。”
  半月之后,一份《关于秦岭冷杉枯死现象初步调查报告》送交河南省林业厅。
  这份报告认为,冷杉枯死的直接原因是树体生虫,深层次原因是冷杉长势衰弱。而导致冷杉长势衰弱的因素,虽然有全球变暖的影响,但从局部小环境来看,人为因素特别是旅游过度开发才是冷杉死亡的根本原因。“
  《报告》中有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冷杉衰弱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旅游践踏使冷杉林下灌木和草本层减少,太阳直射在短期内使林中温度骤然升高,造成冷杉的长势减弱;旅游活动赶走了虫害的天敌,整个考察中未发现一只鸟。
  专家组进入石人山调查时正值石人山旅游旺季。叶永忠说,在海拔2150米的石人山最高峰玉皇顶,他看到了一间间紧密相连的大小餐馆和用于住宿的小木屋。这些房子在冷杉身上牵拉绳索,搭架,甚至将冷杉圈入房中。这份报告得到了河南省林业厅的认同。
  林业部门是否防患不力
  平顶山市旅游局局长蒋黎一直没有认可上述这份调查报告。12月6日,平顶山市旅游局在向河南省旅游局汇报的文件中称,林业主管部门防患不力、贻误战机才是石人山秦岭冷杉死亡的根本原因。
  平顶山市旅游局书记谢炜透露,2000年林业工人已经发现石人山秦岭冷杉出现病虫害,可是河南省林业厅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树生虫是正常现象,但一直得不到有效救治就是非正常现象。”石人山风景名胜区副处长陈富元说,2000年鲁山县出现了持续146天的罕见干旱,之后不久,就有护林工人报告说在冷杉和华山松身上发现了虫子。当时,谁也说不清是什么虫子,咨询了林科院的专家,采用了输液、熏蒸等除虫方法,但效果不大。
  “根据我们这两年打药的经验,这种虫子的潜伏期很长,估计有两三年树才会发病,发病后去治,就来不及了。”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一位护林工人告诉记者,他曾剥开一棵死冷杉树的树皮,发现蠹虫将树皮和树身已经完全分离,蠹虫就密密麻麻的寄居在树皮和树身之间,吸食树皮的营养,切断营养输送。
  谢炜认为,正是省林业部门在石人山冷杉已出现病虫害的情况下,仍不闻不问,致使害虫蔓延,更多的病树成为蠹虫的宿主并使其大肆繁殖。
  旅游部门同时认为,旅游活动并不足以构成对冷杉的危害。在平顶山旅游局向河南省旅游局汇报的上述文件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在河南省山水型景区较少的情况下,石人山曾出现过人员拥堵现象。从2000年起,石人山游客数量逐年减少,最多时不到30万人次。按照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容量测算和分析办法,石人山旅游区的旅游容量远远小于环境容量。
  中科院植物所的李渤生研究员和自然之友的杨斧教授也对蠹虫因旅游开发过度而大量繁殖危害冷杉的说法表示了质疑。
  李渤生一直致力于冷杉物种的研究,他说冷杉有一定的调理机能,旅游的危害应该不会致命。“冷杉大面积死亡肯定是生存环境的不适应引起的,在造成其不适应的原因中,气候肯定是最主要的,尤其是旱灾。所以2000年那场旱灾应该是很大的诱因。”
  杨斧认为,就像蝗灾有周期性一样,遇到旱灾、涝灾时容易出现,蠹虫也有大小年,遇到适合的自然条件就有成灾的可能性。
  两个管理处的矛盾
  知情者透露,林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对冷杉死亡事件上的不同说法,实际暴露了两部门长久以来的矛盾。
  在石人山,近10几年来一直并存着两个管理处:石人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资料显示,石人山自然保护区和石人山风景名胜区分别在1982年和1986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建立,石人山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由林业部门负责。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日常管理由旅游部门负责,而其主要开发景点分布在石人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前者于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者也于2002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3年5月,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正式对外营业。鲁山县为此组建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属于副县级机构,除了向政府上缴利税外,自收自支,管理处的处长由平顶山市直接任命。
  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副处长陈富元说,鲁山县属于全国贫困县,没什么工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石人山风景名胜管理处就一直是鲁山县的利税大户。
  而石人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从设立到现在,一直是股级单位。对外称保护区管理处,对内仍是鲁山国营林场的第四林场。
  陈富元承认,石人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石人山风景名胜管理处虽然管辖范围重叠,但是两班人马却很少联系,关系冷淡。
  “几年来,我们要上山,都必须买门票。就是现在,林场的人要上山,还必须经过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处长的批条才可以。”鲁山林场的张副场长说,而从1956年设立鲁山林场时,石人山上的这个林子就一直由鲁山林场的第四林场负责。自己照看了几十年的林子,现在却要买票才能进去,鲁山林场的很多人都想不通。
  河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汪万森证实:“林业部门包括省厅要上山检查工作,也得经过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的批准。”
  林业厅对鲁山的全面制裁
  “林业部门把所有的责任归于旅游开发,一方面是为了推卸责任,另一方面,最根本的目的是与旅游争利。”平顶山市旅游局书记谢炜说。
  谢炜说,鲁山县是河南省的林业大县,当地百姓称之为“七山两水一分田”。可是这个林业大县从1995年至2000年,5年间没有获得省林业厅的任何林业方面的资金投入。
  河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汪万森处长认可谢炜的说法。他称这是省林业厅对鲁山县的全面经济制裁。谢炜估计:“这5年的制裁,鲁山县白白丧失了1000万元的林业发展资金。”
  制裁的原因,被公认为是鲁山县政府不顾省林业厅的警告,举全县之力开发石人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业。
  汪万森说,从时间来看,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早于风景名胜区的设立,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自然保护区的解除和范围的调整,必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和范围。办法中还有一条规定:核心区内,除了科研,其他人不得进入。
  “问题是,在划定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时,恰恰将自然保护区尤其是核心区划在了风景名胜区内。”汪万森说,当时林业部门就此向省政府办公厅打过多次报告,一再申明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不能包括石人山自然保护区管辖范围,可没有得到相应重视。
  1994年,国务院组织全国范围的环保执法检查,检查人员对既是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又是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的石人山玉皇顶等地提出质疑,希望鲁山县政府暂停旅游开发,注重生态保护。
  “但当地政府置之不理,一意孤行,甚至剥夺了林业部门的监管权。”按照汪万森的说法,省林业厅因此决定对鲁山县实施全面经济制裁,涉及到的林业拨款全部转拨其他县市。
  平顶山市林业局阎惠吾副局长在谈及这5年的经济制裁时,承认制裁对于鲁山县政府并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苦了基层的林业工人。
  鲁山林场共有职工250人,工人们说,5年来工资是经常拖欠的,就靠护林维护中正常的伐木卖钱糊口。县里一年给三万元事业费,连交水电费都紧张。
  鲁山县当地一名知情人说,从1993年至今,鲁山县政府换了三套班子,都极力支持发展旅游,县里也与省林业厅有过沟通,但没什么质的改观。
  治虫达成共识
  对于林业和旅游两个部门10年来的矛盾纠葛,鲁山县政府不愿发表意见。在冷杉大面积死亡被各方关注后,鲁山县政府组成专项治理小组。
  小组副组长、鲁山县副县长胡留拴表示,最后的治理方案要等常委会通过才能公布。具体负责人、资金的预算与使用尚未最后确定。
  在鲁山县政府研究治理方案的同时,平顶山市林业局也向市政府拿出了自己的治理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平顶山林业局提出要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的有关规定,由鲁山县政府、鲁山县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来承担拯救秦岭冷杉的责任和经费。
  “能不能救活,我们也不敢确定,但总得全力去救”。平顶山市林业局副局长阎惠吾说。
  鲁山县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副处长陈富元则表示,不管是什么原因出现的虫害,石人山风景名胜管理处都愿意拿出资金来救治冷杉,因为森林和生态都是旅游的品牌。平顶山市政府一位负责人表示,在治虫这件事上,旅游部门和林业部门都很积极配合。
  而在治虫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另一项治理措施也基本确定:立即拆除石人山秦岭冷杉分布区内的所有建筑。进而拆除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一切建筑。
  知情人认为,这虽然是林业部门的倡议,但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也有意借此次治理,规范一下景区内的餐饮业和宾馆的布局。
  可是治虫之后呢,两个部门之间的恩怨纠葛该如何化解呢?上述平顶山市政府那位负责人认为,这确实是件难事,很难协调。
《新京报》 2004-12-23

关键词 林业政策  林业建设  法律  森林资源  森林保护  自然保护区  生态  生物多样性  图片  焦点新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