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长江上游坡地景观特征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431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江上游坡地景观特征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作者 张柳柳  刘睿  张静  肖作林  冀琴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GIS应用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2,42(16)

页码 6704-6717

年份 2022 

分类号 TU9 

关键词 水质  坡地景观特征  多时空尺度  冗余分析  长江上游 

文摘内容 景观组成及景观格局特征决定了污染物的来源和地表景观的拦截消纳潜力,地表坡降会加剧土壤侵蚀,坡地景观特征是影响河流水质的重要因素。研究基于长江上游重庆段2015年水质监测数据和30 m空间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提取河岸带100 m、200 m、300 m、500 m、1000 m和子流域6种空间尺度上景观格局和景观组成,并进一步将景观组成分为总地类、缓坡地类和陡坡地类三种不同坡度尺度,再采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定量探讨了坡地景观特征(坡地景观组成、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多时空尺度影响。结果表明:坡地景观特征对2015年长江上游重庆段河流水质的影响具有空间尺度效应;坡地景观特征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在河岸带尺度强于子流域尺度,其中关键尺度为河岸带100 m至300 m,最有效尺度为河岸带200 m。坡地景观特征影响水质的季节差异随空间尺度不同而变化,在河岸带100 m至300 m尺度为汛期强于非汛期,在河岸带1000 m尺度相反,在子流域尺度无季节差异。建设用地面积比与溶解氧(DO)和高锰酸盐指数(COD)正相关,耕地面积百分比与氨氮(NH^(+)_(4)-)参数正相关,两者为水质污染“源景观”,且缓坡耕地对水质的解释率高于总地类耕地;林地与水质参数呈负相关,对缓解水质恶化具有积极作用;集聚度(COHESION)、聚合度(AI)指标与NH^(+)_(4)-N参数及斑块密度(PD)、边缘密度(ED)与DO、COD_(Mn)参数均呈正相关。在集水区尤其是河岸带300 m范围内,严格把控建设用地污水收集与处理,种植河岸带防护林,采取横坡耕种方式,并通过优化景观结构(如种植植物篱)以增强景观拦截力以减少污染物的集中输出,从而改善河流水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