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815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车桑子的点格局与负密度依赖研究
作者单位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韩国东亚大学大学院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柄扁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年卷期
2023,43(1)
页码
66-73
年份
2023
分类号
Q944.59
关键词
车桑子
密度制约
种群
自疏效应
干热河谷
文摘内容
基于负密度制约假说对植物群落构建规则的解释,研究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车桑子的分布格局和负密度依赖(NDD)的作用过程,揭示干热河谷区生态脆弱带优势建群种稳定性机制。采用点格局分析中的成对相关函数O-ring的O(r)以及随机标签模型(RL),分析车桑子种群点格局特征和密度制约效应。结果表明:车桑子种群分布格局聚集频率随着空间尺度呈倒J型(近L型),0~5 m呈较强的聚集分布,5~22 m的尺度上,存在较弱的聚集分布现象,在》22 m尺度上车桑子种群为随机分布;车桑子和常见木本伴生种在0~9 m尺度上O12(r)》0.04存在强度关联,12~30 m尺度表现为弱关联,30~72 m主要表现为无关联或较弱的负关联。密度制约的自疏效应在0~40 m尺度上均不明显,但距离制约在小树阶段比在中树阶段明显,同时大树在2 m距离内对同种小树表现出强的庇护效应。车桑子种群从小树、中树到大树的依序生境利用方式没有差异,但小树的额外聚集度明显大于中树,在0~22 m尺度上表现出明显的稀疏效应。点格局O-ring函数能更清楚刻画车桑子种群的格局与小尺度的关系,在消除累加效应上,比L函数更有优势。车桑子种群各龄级结构在生境利用上无明显差异。在中小尺度上,密度制约是车桑子为建群种的群落骨架构造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物种共存提供空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上缘交错带上,密度制约是车桑子群落构建与生物多样性动态维持稳定性的潜在驱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