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水分和种植密度对干热河谷车桑子生长性状及种内相互关系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2189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水分和种植密度对干热河谷车桑子生长性状及种内相互关系的影响

作者 王雪梅  闫帮国  史亮涛  刘刚才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年21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Q945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种植密度  干热河谷  车桑子  生理生长 

文摘内容 水分是干热河谷植物生长过程中最主要的限制因子,种植密度增加也会引起植物生长的资源限制,两者交互作用下植物生长性状及种内关系的变化特征还不清楚。以干热河谷优势植物——车桑子为研究对象,根据元谋干热河谷年均生长季降雨量设置3种水分梯度:高水分、中水分和低水分,同时在各水分梯度下设置4个种植密度:1、2、4、9株/盆,探究水分、种植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车桑子生长性状、生物量分配及种内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水分条件下,车桑子生长和水分生理受到抑制,但车桑子在较低的叶水势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相对含水量;(2)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车桑子总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显著增加了枯叶生物量比例,低水分和中水分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对总生物无显著影响;而高水分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显著提高了车桑子总生物量;(3)低水分显著增加了茎、叶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指数,将更多生物量分配到叶,而种植密度增加显著降低了茎、叶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指数,增加了茎的生物量分配;(4)通过相对邻体效应的计算,各处理条件下,车桑子种内关系均表现为竞争作用,并且,这种竞争作用的强度随水分的减少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高密度条件下(9棵/盆),增加水分不会减轻种内竞争作用。综上,水分和种植密度均会对车桑子个体的生理生长产生影响,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考虑水分和种植密度对车桑子个体产生的资源限制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