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7569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论“仁”的生态意义
学科分类
220.3020;森林昆虫学
作者
乔清举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母体文献
中国哲学史
年卷期
2011(3)
页码
21-30
年份
2011
分类号
B222.2
关键词
道德共同体
生态
儒家
仁
天地生物之心
文摘内容
本文以当代生态哲学的道德共同体为切入点来分析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仁”的演变过程及其生态意义, 从当代生态哲学的角度给予了新的确证(justifications)。儒家的道德共同体以仁为核心或纽带, 其范围包括天地万物。仁的基本含义是爱, 孟子把仁推广到“爱物”, 董仲舒提出爱民, “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 郑玄提出仁为“爱人以及物”。至宋明时期, 理学家明确地把仁提升为“全德之名”, 又把天地的生生德性作为“天地之仁”、天地生物之心。仁作为生生之德, 成为宇宙的合目的性。理学家又说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为心, 这样, 天地的生生之德、仁、人心就被统一起来, 仁从而获得了贯通人与天地万物的本体意义。仁还是一种感通的道德情感, 大程、阳明等主张通过感通与恻隐更为主动地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这些解释既有丰富的生态功夫论的内涵, 也有丰富的生态境界论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