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川西亚高山针阔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生产力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编号 zgly000139010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川西亚高山针阔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生产力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作者 刘彦春  张远东  刘世荣  张笑鹤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0年21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海拔梯度  亚高山  次生林  自然恢复 

文摘内容 川西亚高山针阔混交林是该地区云冷杉暗针叶林大规模采伐后自然恢复形成的主要次生林类型之一,是由采伐迹地向顶极暗针叶林演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采用样地调查与异速生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区4个海拔梯度(A:2900—3050m;B:3150—3300m;C:3300—3450m;D:3450—3550m)40a生针阔混交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变化。结果表明,林分乔木层生物量、生产力随海拔上升而不断下降,分别由A梯度的157.07t/hm2、3.43t·hm-·2a-1下降到D梯度的54.65t/hm2、1.36t·hm-·2a-1,气温的海拔间差异以及林分密度的递减是影响林分生物量、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原因;阔叶类树种单株平均生物量、生产力随海拔升高而显著下降,由A梯度的200.55kg、4.96kg/a下降到D梯度的47.86kg、1.19kg/a;而针叶类树种单株平均生物量、生产力则逐渐上升,由A梯度的51.57kg、1.28kg/a上升到D梯度的73.88kg、1.84kg/a,但未达显著水平,阔、针叶类树种生物量、生产力变化分异是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林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该地区阔叶类树种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比针叶树种更为敏感和显著。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