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中国旱区样带尺度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75001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旱区样带尺度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 杨永  卫伟  王琳  刘泽漫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3,43(4)

页码 1563-1571

年份 2023 

分类号 Q94 

关键词 旱区  植物多样性  地上生物量  气候因子  土壤养分 

文摘内容 旱区植物多样性、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旱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揭示该地区植被的环境适应机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中国旱区东西样带的系统采样和原位调查,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旱区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变化的解释作用,阐明了旱区群落生产力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1)旱区群落性状加权值与地上生物量间的关系(R^(2)=0.46)相较于Shannon-Wiener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R^(2)=0.21)更为紧密。(2)旱区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群落性状加权值、地上生物量与年均降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总氮含量线性正相关,与土壤总磷含量无显著相关性;Shannon-Wiener指数、群落性状加权值与年均气温线性负相关,地上生物量与年均气温无显著相关性。(3)年均降水量对旱区群落性状加权值的解释率为40.9%,两者为正相关关系;年均气温对Shannon-Wiener指数的解释率为28.3%,两者为负相关关系。(4)群落性状加权值对地上生物量的直接路径显著,年均降雨量、年均气温和土壤有机碳通过群落性状加权值间接影响地上生物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