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乌海市几种蒺藜科灌木与土壤养分空间格局关系



编号 zgly00016833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乌海市几种蒺藜科灌木与土壤养分空间格局关系

作者 谭锦  杨建英  侯健  胡平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母体文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卷期 2019年04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Q948.113 

关键词 荒漠化防治  IGPS方法  空间格局  蒺藜科灌木  土壤养分 

文摘内容 植被与土壤的空间格局关系可以为植被恢复和土壤管理提供重要信息,对乌海市周边地区的蒺藜科灌木与土壤养分分布格局关系进行研究,可为该地区生态恢复的植物选择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在乌海市周边的黄河两侧找到9种以蒺藜科灌木为优势种的植被群,在5 m×5 m的样方中建立坐标系,记录每株灌木的具体坐标值,并以100 cm为间隔从坐标原点开始沿4个方向采集土样,测定土样中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质量分数,最后采用集成地统计学、点格局分析和空间比较的IGPS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与蒺藜科灌木均无关联; 2)土壤全磷在四合木灌丛下形成小斑块,离黄河最近的白刺+霸王+锦鸡儿样方中的蒺藜科灌木均为每2. 5株聚集1个全磷斑块; 3)每1个土壤有机质斑块受乌海北部的1. 5株四合木或南部的2株白刺的影响,乌海北部霸王灌丛下存在土壤有机质斑块。采用IGPS方法将乌海市周边地区蒺藜科灌木与土壤养分的空间格局关系量化,一定程度揭示了灌木的根冠范围;植被恢复中可以考虑采用四合木聚集全磷,采用四合木、霸王或白刺聚集有机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