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土壤养分循环、植物物种共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地上-地下跨界生物群落的互作在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的重要性可能远大于种间种内互作以及物种多样性所发挥的作用。当前关于不同历史经营方式下热带雨林地下微生物(细菌和真菌)与地上植物互作模式的比较研究还没有相关报道。
热林所尖峰岭生态站依托热带雨林公里网格样地平台,采用跨域分子生态网络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土壤细菌-土壤真菌-植物”互作模式对历史择伐和皆伐的响应及其对森林土壤生态过程与植被恢复的反馈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择伐后的次生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细菌-真菌”的负相互作用增加,“微生物-植物”互作的模块性和嵌套性降低,跨域生物群落之间存在较强的养分竞争关系,这将导致地上和地下不同群落的生态位分化加剧,对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皆伐后的次生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细菌-真菌”的正相互作用、以及“微生物-植物”互作的模块性和嵌套性显著增加,跨域生物群落通过频繁的合作而达到养分互馈吸收,然而这将进一步导致地上地下生物群落组成的均一化,不利于森林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据此结果,本研究提出对丢失的植物物种进行适当的人工补植是促进皆伐次生林高效修复的关键措施之一。
该成果以“Interkingdom plant-microbial ecological networks under selective and clear cutting of tropical rainforest”为题发表在林学主流期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上。陈洁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许涵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林科院优秀青年创新人才项目的资助。(陈洁/热林所 )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reco.2021.119182
陈洁 中国林科院热林所 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