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1231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的分布及其与土壤颗粒组成关系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3,17(2)
页码
44-46,50
年份
2003
分类号
S158
F301.24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分布
土壤颗粒组成
紫色土地区
文摘内容
对四川紫色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及剖面养分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颗粒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林地、水田具有较高的土壤氮素和有机质(与早地、果园、裸地均达到了显著差异), 且林地剖面养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几何级数下降, 但土壤磷素含量相对较低。(2)受施肥状况的影响, 经济园林土壤磷素普遍偏高。(3)旱坡地的表层养分与底层养分含量差异不大, 说明该区旱坡地土壤可能存在较大的养分流失与淋失现象, 坡面径流、壤中径流携带的养分不容忽视。(4)土壤中大部分养分含量与土壤颗粒含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中土壤全氮、碱解氮与粉粒(0.002—0.02mm)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与砂粒(0.02—2mm)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土壤有机质与粉粒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砂粒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而土壤全磷情况正好相反, 与粉粒含量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 与砂粒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 只有碱解氮与粘粒(<0.002mm)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5%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