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分布区文冠果的生长性状差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编号 zgly000169140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分布区文冠果的生长性状差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 张毅  敖妍  刘觉非  赵磊磊  张永明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  赤峰市林业种苗站  赤峰市翁牛特旗林业局 

母体文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3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文冠果  生长性状  地理-气候因子  相关性  直接通径系数  决策系数 

文摘内容 以内蒙古、河北和河南的7个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群体为研究对象,连续3 a对11个生长性状进行观测;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对其生长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明确影响文冠果生长性状的主导因子。结果显示:供试7个文冠果群体间的生长性状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其中,地径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46.44%),叶形指数和叶密度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均为11.80%);而在群体内仅树高、地径、冠幅、第1轮活枝直径和叶面积存在极显著或显著(P<0.05)差异,其他生长性状均无显著差异,表明文冠果的各生长性状在群体间存在广泛变异,而在群体内则变异程度不一致,且不同群体间的地径和树高等生长性状不稳定,但与叶片相关的生长性状相对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纬度、经度和海拔与树高、地径、冠幅、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密度总体上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年均温、≥10℃年积温、年日照时数和年降水量与树高、地径和冠幅等多数生长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纬度、经度和海拔增加不利于其树高和地径等7个生长性状的增长,而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的适度增加有利于文冠果的生长。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10℃年积温是所有生长性状的直接作用因子,并且是树高、枝下高、分枝角度和叶形指数的最主要决策因子;冠幅和叶密度、地径和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第1轮活枝直径的最主要决策因子分别为经度、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无霜期。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的生长性状呈现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且不同地理-气候因子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文冠果的引种栽培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种环境因子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以提高优良种源选择的准确度。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