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7964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红黄壤茶园不同培肥模式的土壤理化效应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2,40(1)
页码
54-57,65
年份
2012
分类号
S147.2
关键词
培肥模式
红黄壤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文摘内容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闽东地区红黄壤茶园不施肥(CK)、全量化肥(C)、(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C1/2O1/2)、全量有机肥(O)、(全量化肥+豆科绿肥)(CL)及(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C1/2O1/2L)等6种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与CK模式相比, 其他模式均能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其中, 处理0和C1/2O1/2L的改良效益相对较佳, 砂粒(0.05mm〈D≤2.0mm)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15.05%、20.44%, 粉粒(0.002mm〈D≤0.05mm)含量分别增加了24.33%、33.21%, 黏粒(D〈0.002mm)含量分别增加了17.98%、24.42%; 含水量分别增加了25.50%、40.79%, 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227.84%、129.26%; 阳离子交换量(cEc)分别增加了44.48%、29.62%; 有机质、全N、水解N、有效P、速效K质量分数, CEC, 土壤含水量与极粗砂粒、粗砂粒和中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粉砂粒和黏粒含量均呈正相关(R0.05, =0.468, n=18)。这表明O或C1/2O1/2L培肥模式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 改善土壤水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