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生态现状评价



编号 zgly000150343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生态现状评价

作者 全为民  周为峰  马春艳  冯美  周振兴  唐峰华  吴祖立  范瑞良  王云龙  包小松  沈辉  成伟 

作者单位 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江苏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处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2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931.1 

关键词 无人机  牡蛎礁  尼氏单孢子  遗传多样性  生态恢复 

文摘内容 基于2013—2014年间的生态调查结果,评价了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的生态现状。无人机航拍结果显示,江苏海门蛎岈山分布有750个潮间带区牡蛎礁斑块,总面积约为201519.37 m2;与2003年相比,海门蛎岈山牡蛎礁面积约下降了38.8%。活体牡蛎的平均盖度约为66%,2013年5和9月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199±363)个/m2和(2894±330)个/m2。2013年5月海门蛎岈山熊本牡蛎种群的平均肥满度(CI)和性腺指数(GI)分别为(9.76±0.95)%和(1013±82)mg/g,均显著低于浙江象山港养殖的熊本牡蛎种群(P<0.05)。海门蛎岈山熊本牡蛎的单倍体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19和0.00028,均高于长江口野生种群和浙江象山港养殖种群。海门蛎岈山熊本牡蛎种群受到尼氏单孢子虫(Haplosporidium nelson)的轻度浸染,其感染率(17.2%)低于浙江象山港养殖群体(47.3%)。泥沙沉积和人类捕捞是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面临的主要胁迫因子,今后牡蛎礁恢复的重点是增加附着底物的数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