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449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甘蔗及其近缘属倍性鉴定与分析
作者
刘昔辉
张荣华
桂意云
韦金菊
区惠平
段维兴
黄东亮
李杨瑞
作者单位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分子植物育种
年卷期
2018年15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566.1
关键词
甘蔗
近缘属
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术
文摘内容
为提高甘蔗遗传改良效率提供基础,探明甘蔗及其近缘属、栽培种的倍性,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术,首次对甘蔗及其近缘属的倍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甘蔗属的热带种倍性为8和10,其中典型热带种拔地拉倍性为8、非典型热带种卡拉华倍性为10;印度种倍性为8和16.8,其中芒高为8、盘沙鞋为16.8;中国种育巴和芦蔗倍性分别为9.8和10;细茎野生种倍性范围为6.3~9.2,主要倍性约等于8,大茎野生种倍性为14.4。甘蔗近缘属的蔗茅属倍性范围在3.3~7.9之间,其中斑茅倍性范围在7.1~7.9之间,滇蔗茅倍性为3.3和3.8;芒属倍性有1.4和4.8两种类型;河八王属倍性范围在3.6~5.2之间。甘蔗杂交品种倍性较高,在8.2~12.3之间,其中以倍性9~10为主。首次系统性探明甘蔗及其近缘属、栽培种的倍性,倍性最低的为芒属的芒,其倍性为1.4;倍性最高的是印度种的盘沙鞋,为16.8,说明甘蔗是一种遗传背景复杂的非整倍体植物。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甘蔗杂交组合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