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0878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应用32P标记核酸探针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研究初报
作者单位
农牧渔业部动物检疫所
农牧渔业部动物检疫所
母体文献
动物检疫
年卷期
1987年04期
年份
1987
关键词
核酸探针
DNA
病毒核酸
硝基纤维素
核酸片段
单链核酸
传染性喉气管炎
猪伪狂犬病
鸡马立克病
打点杂交
文摘内容
本文在我国首次报道应用核酸探针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经培养、纯化IBRV,抽提IBRV全基因组DNA,用缺口翻译法标记上32P,在硝酸纤维膜上进行打点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2P标记的核酸探针,可检测出10Pg的IBRV—DNA,能明显区别IBRV感染细胞和未感染的正常细胞,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Dorman报道的结果相似。 应用核酸探针检测病毒核酸的技术,近年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的国外学者称之为第四代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或RNA(即核酸探针)与固定在硝基纤维素膜上或玻片上的单链核酸进行杂交,经过放射自显影,在X光片或感光乳胶中可看到特定的核酸片段的踪迹。由于这一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在医学临床诊断中已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文献报道日趋见多。在动物病毒研究方面已见到了用核酸探针检测蓝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鸡马立克病,猪伪狂犬病、犬瘟热、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病毒感染的报道。 Dorman,M,A在1985年首先报道了利用生物素标记的IBRV—DNA的HindⅢ酶切片段可检测出10pg(10-11g)IBRV—DNA。随后,Dunn,D.C和Pacciarini,L以及Brunner,D也相继作了报道。我们用32P标记的IBRV—DNA全基因组做为核酸探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