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6591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亚热带山地杜鹃灌丛生物量分配及其碳密度估算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1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回归模型 根冠比 养分归还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含碳率
文摘内容 灌丛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巨大的潜在碳汇,在全球碳平衡和气候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灌丛是我国亚热带山地最为常见的灌丛类型。该文采用群落调查和数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亚热带山地杜鹃灌丛的生物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1)灌木各器官最佳生物量估测模型的函数类型为幂函数和线性函数,自变量为D和D2H(D为基径,H为株高),所有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方程对茎生物量的拟合效果优于其对叶和当年枝生物量的拟合效果。2)灌木层平均生物量为20.78 Mg·hm–2,其中优势树种杜鹃和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占93.63%;灌木层各器官生物量排序为茎>根>叶>当年枝,根冠比为0.32,说明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地上光合器官,体现了灌木层植物对该区域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的适应。3)杜鹃灌丛群落平均总生物量为26.26 Mg·hm–2,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分别占79.14%、7.62%和13.25%,凋落物层生物量较高表明该研究群落具有较大的养分归还量。4)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可用于相互间的预测。5)杜鹃灌丛群落平均总生物量碳密度为11.70 Mg·hm–2,群落平均含碳率为44.55%,以往通过乘以转换系数0.5得到的灌丛碳密度比实际碳密度高出12.22%,导致对灌丛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能力的估测产生严重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