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8842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家庭网络: 当代基因流评估
作者
万秋红
方盛国
李建国
张黎明
欧维富
鲜方海
陈万里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林业厅
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母体文献
科学通报
年卷期
2005,50(16)
页码
1738-1745
年份
2005
分类号
S188
Q959.842
关键词
大熊猫
指纹技术
家庭关系
近亲繁殖
扩散模式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家庭网络
基因流
评估
当代
文摘内容
利用福尔马林固定的粪便材料、寡核苷酸指纹技术以及SRY基因的性别判定技术, 构建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家庭网络图, 同时对当代基因流(个体迁移)进行了评估.从124份粪便样品中, 鉴定出37只大熊猫(22只雌性和15只雄性).通过分析这些个体的家庭关系, 获得如下主要结果: (i)一级亲戚间的遗传相似性为50%-90%, 无关个体间的相似性高达77%, 说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整体具有很高的遗传相似性; (ii)鉴定了15对已繁殖过的大熊猫, 发现其中5对是高度近亲繁殖, 提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 (iii)发现4对繁殖大熊猫和5个子代呈远距离迁移, 表明保护区内的栖息地是整体相连的; (iv)有4对全胞兄妹(均为雌雄对)的扩散距离很近, 且彼此交配繁殖了高度近交的子代, 反映了长距离迁移对于避免近亲繁殖是非常重要的: (v)共有17只成年大熊猫为短或中等距离扩散, 并在景观上被分为3个群组, 提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栖息地的质量调查, 查明保护区内是否存在着某种因素, 阻碍了大熊猫的远距离迁移扩散, 从而导致近亲繁殖, 威胁大熊猫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