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社区居民保护意识及对大熊猫放归的态度研究



编号 zgly00017500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社区居民保护意识及对大熊猫放归的态度研究

作者 周晓  严啸  刘巅  罗永  黄金燕  周世强  周小平  李德生  张和民 

作者单位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3,43(4)

页码 1437-1448

年份 2023 

分类号 S86 

关键词 大熊猫  放归  保护意识  态度  放归支持 

文摘内容 圈养动物放归项目是否成功,与放归地周边社区居民的支持力度有很大关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野化培训与放归项目自2010年以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野化培训圈养大熊猫陆续被放归野外并开展了持续的跟踪监测。2017年,在6只圈养大熊猫被放归至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基于入户调查426份有效问卷数据,运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了四川省六个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的保护知识、保护意识和对大熊猫放归的态度,并分析放归发生地组(栗子坪)、相关地组(冶勒、大相岭)和不相关地组(嘛咪泽、老君山和瓦屋山)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六个保护区相比,周边社区居民在保护知识、保护意愿和放归支持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2)各保护区多数居民都支持大熊猫放归,放归发生地组支持度最高,相关组居中,不相关组的支持度最低;同时,不相关组在保护意愿和态度上的得分也低于其余两组。即使放归项目处于未实施阶段,当知道项目的居民比例上升时,该社区对放归的支持会进一步提高。(3)管理部门和媒体作为信息主要来源对提高居民保护认知起到了较大作用,大熊猫放归发生组和相关组的媒体关注度更高。(4)比起青年和中年组,老年组的三部分问卷得分均为最低;女性的得分比男性更低。因此建议,保护区可以借助大熊猫放归来带动保护区和社区管理,尤其是在放归前一段时间充分开展保护相关宣传教育工作。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