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3334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稞条纹病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
作者
胡章薇
杨帆
张学飞
刘耀霞
闫佳会
侯璐
郭青云
姚强
作者单位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21,(11)
页码
1-10
年份
2021
分类号
S435.123
关键词
青稞条纹病
环介导等温扩增
LAMP检测体系
文摘内容
[目的]建立青稞条纹病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检测体系,为青稞种子带菌检测及其条纹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麦类核腔菌(Pyrenophora graminea)的ITS-rDNA序列区间设计5组引物,从中筛选特异性引物,并通过设置60,61,62,63,64和65℃6个温度梯度来优化LAMP反应体系的温度,以建立高效检测麦类核腔菌的LAMP技术体系;分别以麦类核腔菌、大麦坚黑粉菌、裸黑粉菌、禾生指葡孢霉、细链格孢和禾谷镰孢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LAMP扩增反应,对该体系的特异性进行检测;以310,31,3.1,0.31,0.031和0.003 1 pg/μL的麦类核腔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对该体系的灵敏度进行分析;最后利用该体系对肚里黄、柴青1号、1141、北青9号和昆仑15等5个青稞主栽品种的种子带菌率进行检测。[结果]青稞条纹病LAMP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引物为引物组2,最佳反应温度63℃,反应时间70 min;该检测体系对麦类核腔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最低检测限为0.31 pg/μL;肚里黄、柴青1号、1141、北青9号和昆仑15种子的带菌率分别为68.18%,72.73%,100%,77.27%和68.18%。[结论]建立了青稞条纹病LAMP检测体系,该体系能在63℃、70min内检测出青稞种子是否携带条纹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