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大别山黑木耳栽培中常见的杂菌及预防



编号 zgly00012643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大别山黑木耳栽培中常见的杂菌及预防

作者 陶佳喜  王宝林  刘正国  邱世峰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省罗田县食用菌协会 438000  438000  438000 

母体文献 食用菌 

年卷期 2003年04期

年份 2003 

分类号 S436.46 

关键词 黑木耳栽培  大别山地区  培养料  预防方法  危害特征  子实体  粉状孢子  多菌灵  黄冈师范学院  耳菌 

文摘内容 大别山地区 ,大多以当地枫木、栗木屑及杂木为栽培原料 ,因未经高温灭菌、或常温灭菌不彻底 ,一般接种后 2~ 3天 ,料面就会长出疏松的各种颜色的杂菌 ,开始呈灰白色的有毛霉和根霉 ,统称为长毛霉。再过几天 ,料面上出现了绿色、青绿色、桔红色、黄色、黑色粉状孢子 ,这就表明已经污染了木霉、青霉、链孢霉、黄曲霉和黑曲霉等 ,这些杂菌的出现危害极大。轻者抑制了木耳菌丝生长 ,争夺营养 ,重者在长耳阶段侵染子实体 ,造成耳片霉烂 ,甚至绝收。笔者走访了大别山地区的罗田县、英山县、麻城市及黄州区 ,对栽培大户、专业户进行重点专访 ,现将大别山区黑木耳栽培中常见杂菌及其预防总结如下。1 青 霉 该菌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