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箭竹克隆结构的SSR分析



编号 zgly00015326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箭竹克隆结构的SSR分析

作者 马青青  刘建军  余鸽  刘伟  马亦生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20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95 

关键词 秦岭箭竹  克隆多样性  克隆结构  SSR 

文摘内容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的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以探讨小尺度范围内秦岭箭竹自然居群遗传变异的分布特征,对该种开花特性、高山地区生态环境维护和大熊猫的保护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7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7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7.47%。秦岭箭竹的142个分株共形成107个克隆,最大克隆可达5 m。克隆多样性略高于其他克隆植物的平均值(D=0.62,G/N=0.17,E=0.68),基因型比率(G/N)、Simpson指数(D)、平均克隆大小(N/G)和Fager均匀性指数(E)分别为0.7535、0.9680、1.3271和0.5109。克隆空间结构分析表明秦岭箭竹的克隆构型为密集型,各克隆呈镶嵌性分布,同一克隆的分株排列紧密。克隆聚类分析表明各克隆之间聚类不明显,总体上来自同一样地的克隆被聚为一类。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在空间距离为36 m范围内,分株比基株有更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空间自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084—0.626和0.024—0.288,说明克隆繁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空间遗传结构的范围。样地内秦岭箭竹个体在空间距离小于44 m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空间结构,特别是在4 m处表现出最大的空间自相关系数(r=0.626),表明空间距离相距4 m内的个体最有可能属于同一克隆,4 m比5 m更能表现出清晰的克隆结构,X-轴截距为52.280,代表了秦岭箭竹不规则克隆的平均最小长度。秦岭箭竹的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与初始苗补充、花粉散播方式和微环境差异有关。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