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历史时期伊犁河谷文化遗址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编号 zgly000158479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历史时期伊犁河谷文化遗址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作者 王芳  张小雷  杨兆萍  栾福明  熊黑钢  王昭国  时卉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丽水学院商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15年05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K878 

关键词 伊犁河谷  历史时期  文化遗址  时空分布  驱动力 

文摘内容 运用Arc GIS软件对伊犁河谷文化遗址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探讨了遗址时空演变特征与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夏—西周到清—近现代6个时期中,遗址数量及在总数中的比重、出现频率呈倒V型变化,从萌芽阶段到巅峰阶段,至衰落阶段。2遗址的空间分布格局由前3个时期的东高西低转变为后3个时期的西高东低,人类活动空间重心发生了转移。3遗址主要分布在1~5级坡度上,其比重由春秋—秦时期的75%增至清—近现代时期的93.75%;而遗址集中分布高程则由春秋—秦和西汉—南北朝时期的4~8级转移到后3个时期的1~4级,且其数量表现出明显的从高海拔的山地丘陵向低海拔平原、从高坡度向低坡度转移。4研究区遗址演变模式与典型干旱区遗址迁移模式相反,表现为特殊的中上游→下游迁移的湿润模式。5研究区文化遗址分布、时空演变受政治、经济、生产力等人文因素和地貌、海拔、坡度、气候等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由于其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虽然遗址分布和演变表现出一定的河谷谷地、阶地、平原、水资源等自然因素指向性规律,但更突出表现为生产力水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商贸交通等人文力量指向性规律,这一点在中后期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