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0615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20年03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154.3
关键词
滨海湿地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文摘内容
连续3年(2015-2018年)研究了珠江三角洲滨海红树林湿地、芦苇湿地、碱蓬湿地和互花米草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pH基本表现为互花米草湿地>碱蓬滩湿地>芦苇湿地>红树林湿地,其中不同湿地植物群落土壤pH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基本表现为互花米草湿地<碱蓬滩湿地<芦苇湿地<红树林湿地。滨海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AWCD)总体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培养24~72 h内AWCD快速增长,72 h后增长缓慢,192 h后急剧增长;相同时间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大致表现为互花米草湿地<碱蓬滩湿地<芦苇湿地<红树林湿地,局部有所波动。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碳源是滨海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酚酸类和聚合物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最小。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E)、优势度指数(Ds)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基本表现为互花米草湿地<碱蓬滩湿地<芦苇湿地<红树林湿地,其中优势度指数(Ds)差异均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相关性的碳源有18种,其中羧酸类化合物有5种,多聚化合物有3种,碳水化合物有6种,芳香化合物1种,氨基酸2种,胺类化合物1种,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胺类和氨基酸类碳源。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养分和pH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密切相关,其中pH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贡献为负,土壤养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贡献为正,是滨海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