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温度对褐飞虱发育、存活和产卵影响的关系模型



编号 zgly00014797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温度对褐飞虱发育、存活和产卵影响的关系模型

作者 石保坤  胡朝兴  黄建利  侯茂林 

作者单位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4年20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S435.112.3 

关键词 褐飞虱  温度  发育  存活  产卵  回归模型  气候变化 

文摘内容 设置系列恒温19、22、25、28、31、34℃,测定了温度对褐飞虱发育、存活和产卵的影响,建立了温度对褐飞虱生物学参数影响的关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褐飞虱卵和若虫的发育历期在28℃下最短。除22℃以外,短翅型雌若虫的发育历期长于雄若虫的发育历期。(2)34℃下,褐飞虱卵未成功孵化,推测34℃是褐飞虱发育的限制性高温。不同温度下若虫的存活率为:25℃>22℃>28℃>19℃>31℃;低温主要导致低龄若虫死亡,而高温则主要导致高龄若虫死亡。(3)不同温度下产卵前期为19℃>31℃>22℃>25℃>28℃。产卵期22℃时最长。短翅型雌虫寿命随着温度降低而延长,产卵量在28℃时最大(256粒),19℃时最低(108粒)。(4)采用温度(x)与褐飞虱各生物学参数(y)间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一系列关系模型;其中,卵历期(y=0.079 x2-4.462 x+70.536),若虫历期(y=0.233 x2-12.886 x+189.878),产卵前期(y=0.068 x2-3.614 x+49.88)和短翅型雌成虫寿命(y=-0.622 x+35.03)与温度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