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年保玉则山末次冰期中期以来的湖泊演化与古冰川发育



编号 zgly000060160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藏高原年保玉则山末次冰期中期以来的湖泊演化与古冰川发育

作者 类延斌  张虎才  尚华明  杨伦庆  雷国良  张文翔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第四纪研究 

年卷期 2008,28(1)

页码 132-139

年份 2008 

分类号 P343.4  P343.6 

关键词 希门错  湖泊沉积  冰碛物年代  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 

文摘内容 冰蚀湖中的沉积物不仅记录了湖泊演化及气候变化的历史,还间接地反映冰川发育过程。年保玉则山(果洛山)下的希门错是在冰川强烈退缩后形成的一个典型冰蚀湖。从地域分布上讲,该区冰川发育遗迹分为4个部分,即上希门错以上、上希门错和希门错之间、希门错出口附近和希门错以北6~10km处。前人依据冰碛物的暴露年龄和上覆黄土的热释光年代将上述4组冰碛物划分为4次冰进,包括形成于MIS3阶段的尼格曲冰期、形成于末次盛冰期的希门错冰期、以上希门错和希门错之间的冰碛物作为标志的末次冰消期和形成于全新世的新冰期。通过对采自希门错长达12.8m的岩芯研究发现,希门错自约38kaB.P.以来有连续的湖泊沉积,这一地质证据说明在湖泊存在的这段时间内,冰川规模都没有超过现在湖泊所在位置。希门错冰期的形成时代应该至少老于湖泊沉积物底界的年龄,即大于38kaB.P.,而并非末次冰盛期的产物;尼格曲冰期的形成时代则应该更老。文章还初步分析了湖泊沉积物与冰碛物测年结果代表的不同意义和差别及其造成不一致的原因,认为冰碛物的暴露年代和热释光年代均可能代表了冰川退缩后的年代,而不能代表冰川的形成和发育年龄,冰川存在的时间要比通过冰碛物所测的年代更老。进一步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典型冰蚀湖的形成时代、演化过程不仅有利于对湖泊气候环境记录的全面认识,也将为冰川形成与演化历史、特别是冰川形成年代和其他测年资料的科学解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