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5113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藏高原东北部希门错湖岩心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母体文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卷期 2006,26(3)
页码 31-38
年份 2006
分类号 P512.32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粒度参数 希门错 青藏高原
文摘内容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希门错为一冰川深水湖, 流域面积小,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忠实地记录了湖泊的自然演化过程。结合希门错湖区特点, 对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希门错岩心的黏土含量在20%~60%之间, 粗砂含量在0~10%之间, 粉砂含量在20%~80%之间。粒度参数用矩值法求得, 平均粒径(中值)为6.0~8.5, 标准偏差为0.8~3.0, 偏度分布范围在-1.0~1.0之间, 峰度为1.0~25.0。频率分布曲线存在众数粒径为0.6、1.0、8、30和200μm的次总体。众数粒径为1μm的次总体在7.3~6.0m成为沉积物的主体, 显示了极弱的水动力条件, 为湖面结冰的情况下形成。众数粒径为8和30μm的次总体为沉积物的主体, 分别代表了弱的水动力环境和强的水动力环境, 指示了深水和浅水两种环境。结合有机质含量和磁化率两个指标, 对整段岩心的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 发现整段岩心经历了5次较大的环境变化: 12.80~7.30m有机质含量最低, 磁化率最高, 粗砂含量几乎为零, 黏土含量较高, 湖水较深, 水动力条件较弱; 7.30~6.25m有机质含量低, 磁化率下降, 沉积物主要由黏土组成, 湖面结冰时间更长, 沉积环境更加稳定;6.25~5.00m有机质含量和磁化率剧烈波动, 粗砂明显增多, 湖水较浅, 水动力条件较强; 5.00~3.55m有机质含量快速升高, 磁化率下降, 粗砂含量仍然较高, 水动力条件较强, 但水位比前一阶段有所升高; 3.55~0m有机质含量最高, 磁化率最低, 粗砂含量降低, 湖水较深, 降水量较大, 水动力条件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