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研究(Ⅲ):微地貌和土层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0444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研究(Ⅲ):微地貌和土层的影响

作者 张德平  王效科  胡日乐  冯宗炜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研究室  呼伦贝尔学院小学教育分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研究室北京100085  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  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北京100085  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母体文献 中国沙漠 

年卷期 2007年01期

年份 2007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风蚀坑  微地形  地表土层  沙土楔  沙漠化  风沙地貌 

文摘内容 采用剖面测量,沿剖面选取不同微地貌部位测量土层厚度、坚实度、粒度构成,并进行室内统计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对呼伦贝尔沙质草原区风蚀坑的发育受微地貌部位和土层控制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接近自然状态下风蚀坑主要发育于西南坡和南坡的上部和中部;由于翻耕、机动车道路等人类活动诱发,也形成于平坦的草地,北坡和东坡甚至低地。沙质草原区的土层中部存在一个粗化层,在失去草被和上部的土壤-根系层保护时特别容易遭受风蚀的侵害,形成风沙流破坏钙积层并导致风蚀坑的形成。沙质草原是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呼伦贝尔沙质草原区的西坡、南坡的中上部,梁岗丘等微地貌部位是风蚀沙化的危险地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沙质草原的土层是稀缺的自然资源,地表土壤-植物根系层是珍贵的生态系统。保护地表土层对于保护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沙漠化防治具有极端重要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