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9260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引入草木樨对半干旱黄土高原区早期植物群落演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2510;森林测计学
作者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西北植物学报
年卷期 2012,32(4)
页码 787-794
年份 2012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物种丰富度 物种均匀度 土壤有机碳 全氮 土壤速效磷 豆科植物 生态恢复 半干旱区
文摘内容 植被演替早期的优势物种是影响演替进程的重要因素。以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退化耕地植被的自然恢复为对照, 于植被恢复的早期引入两年生豆科植物草木樨(Melilotus of ficinalis L.), 在种植密度为11.3kg·hm^-2条件下, 考察了6年内引入草木樨对退化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演替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自然恢复植被相比, 草木樨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地表植被覆盖度和加速植物群落演替进程, 促使一些群落演替后期物种如冷蒿(Artemisiafrigida)、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altaicus)和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等在植被恢复的第3年出现, 同时有利于提高植被生产力和稳定性。同自然恢复相比, 试验期间引入草木樨后的植被地上平均生物量提高67.90%。同时, 植被恢复早期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草木樨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土壤全氮含量; 在植被恢复初期(2003~2005)引入草木樨的土壤全氮平均含量比自然恢复高7.32%; 试验期间土壤速效磷含量与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因此, 在半干旱区黄土高原退化耕地植被恢复早期阶段, 两年生豆科植物草木樨的引入和磷肥的施用对于加快植被恢复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