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林业部)从1995年至2003年组织开展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的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我国在自然资源保护领域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首次查清了我国湿地及资源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曾先后进行沼泽、湖泊、海岸带等专项调查。国家林业局(林业部)组织开展的这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涉及全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的31个省(区、市)。
这次调查首次全面系统地查清了全国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调查表明,全国湿地类型有5大类、28个类型,湿地总面积3848.55万公顷(不包括水稻田湿地)。其中,自然湿地共3620.0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77%。
这次调查全面系统地查、清了全国湿地高等植物的区系组成、珍稀湿地植物及其分布等。调查表明,我国湿地高等植物共有225科815属 2276种,分别占全国高等植物科、属、种数的63.7%、25.6%和7.7%。其中,中华水韭、宽叶水韭、水松、水杉、莼菜、长喙毛莨泽泻共6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另有11种湿地植物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全国湿地植被有7个植被型、16个植被型、180个群系。
调查还表明,我国现有红树林植物21科、25属、37种,59个种群类型。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的97.1%。
这次调查首次全面系统地查清了全国湿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和鱼类资源的区系组成、珍稀种类、地理分布和栖息地状况。调查表明,全国湿地野生动物共有 25目68科724种,种类繁多,资源十分丰富。
水鸟是湿地野生动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类群。这次调查表明,我国有湿地水鸟12目32科271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水鸟有10目18科56种,属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水鸟有10目25科195种。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我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 54%全世界鹤类有15种,我国有记录的就有9种,占60%;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我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
鱼类是湿地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生物类群,也是最重要的湿地野生动物资源之一。调查表明,我国有湿地鱼类1000多种,占全国鱼类种数的1/3。
调查表明,全部归入湿地动物的两栖动物共有3目11科3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目3科7种。我国已知的412种爬行动物中,有3目13科122种属于湿地野生动物,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目6科13种。我国湿地兽类有7目12科3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目9科23种。
此外,这次调查表明,各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都建立了具有湿地保护职能的管理机构。同时,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加强,黑龙江扎龙等21处湿地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全国已有近40%的自然湿地纳入353处不同级别的保护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管理。
专家指出,这次湿地资源调查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全国湿地资源情况,填补了我国在湿地基础数据上的空白,为今后我国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盲目开垦改造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主因
这次调查也查清了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的种种严重威胁。根据调查统计,在376块重点调查湿地中,有117块已经遭到或正面临着盲目开垦和改造的威胁,占所有重点调查湿地总数的30.3%。这一威胁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沼泽湿地区。
调查表明,开垦湿地、改变自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自然湿地已经成为我国自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自上世纪50年代到1997年,长江河口湿地已被围垦的滩涂达7.85万公顷,相当于辖区陆域面积的12.39%。全国围垦湖泊面积达130万公顷以上,因围垦而消失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
调查表明,我国的沼泽湿地由于泥炭开发和作为农用地开垦,面积也急剧减少。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沼泽集中分布区,1975年三江平原沼泽面积达217万公顷,占平原面积的32.5%。1983年沼泽面积下降到183万公顷,占平原面积的27%。到1995年沼泽面积仅有104万公顷,占平原面积的16%。随着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出现生态恶化现象。
环境污染、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严重威胁湿地安全
根据这次调查,湿地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湿地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在376块重点调查湿地中,有98块正面临着环境污染的威胁,占所有重点调查湿地的26.1%。这一威胁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以及东部人口密集区的库塘湿地。
湿地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油气开发等引起的漏油、溢油事故,以及农药、化肥引起的面源污染等。湿地环境污染不仅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也使水质变坏。令人担忧的是,湿地环境污染正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迅速加剧。
调查表明,湿地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同样严重威胁着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在 376块重点调查湿地中,共有 91块湿地正在面临生物资源过空利用的威胁,占所有重点调查湿地的24.2%;这一威胁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沼泽湿地区。生物资源过度利用,致使一些物种趋于濒危边缘,同时还导致湿地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以及多样性的降低。
调查表明,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也对我国湿地造成严重威胁,并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在376块重点调查湿地中,有 25块湿地面临着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的威胁,占所有重点调查湿地的6.6%,主要表现为在湿地上游建设水利工程截留水源,以及注重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而不关注生态环境用水。
调查还表明,由于大江、大河上游森林砍伐影响流域生态平衡,造成来水量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增大,导致湿地泥沙淤积日益严重,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不断衰退,洪涝灾害加剧。在376块重点调查湿地中,有30块面临泥沙淤积威胁,占所有重点调查湿地的8%,主要是湖泊湿地和库塘湿地。
国家林业局明确湿地保护管理重点工作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做好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国家林业局提出了当前要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湿地立法,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湿地的保护管理、恢复改造、开发利用、执法监督等仍然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等现象,直接影响到湿地保护的力度和成效,要推进湿地立法工作,完善湿地保护的政策和法规体系;规范湿地保护和管理。
二是加强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的协调机制。尤其是加强县、乡级基层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使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能够深入到基层,确保国家有关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切实落实。
三是加大投入,尽快组织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资金严重不足是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湿地调查、保护区及示范区建设、污水治理、湿地监测、湿地研究、人员培训、执法能力与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缺乏专门的资金支持,使许多湿地保护项目和行动难以实施,已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不能发挥正常的保护功能,必要的湿地基础研究难以进行。
四是强化湿地保护的科技支撑。建立湿地定期调查和动态监测体系,掌握湿地资源与环境动态,为湿地保护、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是加强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把国际重要湿地作为国家投入和国际合作的优先地区,使其具备完善的保护和管理设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继续把湿地保护和管理的重点区域放在国际重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内,以提高保护和管理的工作成效。
中国绿色时报 20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