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1日,长江三峡工程大坝以48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控制下泄洪水,水雾腾空缭绕,三峡大坝如披白色轻纱。据悉,近期长江上游持续降雨,7月30日8时起三峡入库流量达到51000立方米每秒,长江防总签发调度令,中国三峡总公司于30日12时起对三峡水库按48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控制下泄,削减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这标志着经过14年持续建设的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为长江中下游拦蓄洪水。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今(25日)天在此间表示,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据介绍,三峡工程蓄水后生态效益明显。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的监测结果显示:三峡工程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以优于Ⅲ类水质为主;水库诱发地震维持低强度水平,无碍大坝安全;三峡水生和陆生珍稀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国家投入120亿元进行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地灾避让移民近7万人,三峡工程开工后的十几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比开工前明显减少。
汪啸风说,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安全程度关系着三峡工程的成败。当前和今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主要是加强水库支流及库湾富营养化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狠抓城集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工业污染及流动污染源治理与监督管理;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测土施肥技术,抓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库区优势产业,减轻农村面源污染;强化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及水库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水污染事件报告与应急响应机制;继续抓好库区三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 (朱隽 王三余)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年0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