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绿了!最美的绿色在哪里?在连绵的大兴安岭,在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在蜿蜒的额尔古纳河,还有茫茫的鄂尔多斯高原。当看到一丛丛柠条、一排排沙棘、一棵棵油松牢牢锁住了风沙,让这片曾经沙化的土地绿意盎然时,没有人不振奋和震撼。连昔日生态恶化最为严重的地方都有了绿色的润泽,谁能不为草原大地生态建设的巨大成就而倍感欢欣呢?
“绿”出生态屏障
内蒙古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是距北京最近的京津风沙源头之一。记者来到沙地南缘生态防护体系207国道183公里处综合治理示范区,登高远望,但见满眼绿色。据介绍,该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已达80%以上。谁能相信,就在7年前,这里还是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呢?
浑善达克沙地涉及全锡林郭勒盟27%的人口,在近45年当中,沙地面积不断增加,每年春季,沙尘暴频频发生,强度逐年增高。自2000年治理工程启动以来,锡林郭勒盟先后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生态移民和规模建设防护林体系等一系列治理措施,主要施工地区共完成营林造林任务633万亩,营造林面积超过前50年之和,流动、半流动沙丘减少460万亩。
浑善达克沙地治理的初步成功,有效保护了周边的锡林郭勒草原,使这片世界上最好的天然草场之一,依然像一颗镶嵌在祖国北疆的绿宝石,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着力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相继启动了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九项重点工程。“十五”以来,全区用于生态建设投资累计达200多亿元,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25亿亩,增加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189万亩,生态状况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目前,内蒙古生态建设取得了“双增双减”的可喜成就。“双增”就是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148%增长到2006年的176%,林木蓄积量比1999年净增8000万立方米。据国家第3次国土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2006年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2400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730万亩,多年来首次实现“双减”。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将以提高防沙治沙成效为核心,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力争到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可利用草原植被盖度提高到42%。
“绿”出特色产业
林沙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内蒙古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汽车在鄂尔多斯高原上行进,昔日黄沙侵蚀的丘陵沟壑如今已被绿色层层叠叠地包裹。当地人形象地称这种治沙造林的办法为“沙棘封沟,柠条缠腰,油松盖帽”。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峰手指路边的沙棘树说:“这可是好东西!不仅耐寒抗旱、耐盐碱,是有很强生命力的治沙树种,并且是一种价值较高的生态型经济林木,沙棘果可制成各种食品、饮料和化妆品,开发前景广阔。”
果然,来到东胜区塔拉壕镇的沙棘产业园区,记者眼前一亮。北京王致和集团已在这里“安营扎寨”,与天骄资源公司合资建设总投资277亿元的沙棘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沙棘产业开发可以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取得‘五增’效益。”王致和集团鄂尔多斯市天骄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飞一一列举说,“一是农牧民增收。
沙棘果、叶可以出售,另外每种植1亩沙棘国家补助15元,沙棘平茬和采摘期间一般劳动力每月还可以挣到1000多元的人工费。近两年我们累计支付给农牧民收购沙棘资金1600万元,使6400户农牧民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二是荒山增绿。项目达产后,可利用沙棘360万亩,使近700万亩砒砂岩裸露地区得到治理。三是政府增税。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后,可为政府增加税收近11亿元。四是国家增汇。一期工程生产的沙棘醋、沙棘茶叶现已出口日本。预计到2008年出口创汇达200万美元,到2010年达1000万美元。五是企业增效。项目第一期生产沙棘醋、酱油、叶茶、豆腐乳等,年实现产值8400万元,创利1206万元;第二期将生产沙棘油、醋酸饮料、化妆品等中高级产品,年实现产值15亿元,创利2680万元;第三期将生产沙棘药物、沙棘SOD等高档产品,年实现产值91亿元,创利6968万元。”
东胜区达尔汉壕村的邬过门大爷,兴奋地同记者谈起了沙棘种植带来的变化。他们家从1999年开始连续8年种植沙棘,到今年5月底,承包的400多亩“五荒”地已全部种上了沙棘。去年他家仅卖沙棘果、叶就收入了2万多元,今年将有更多的沙棘林进入挂果期。“我们这儿过去春天一刮风就起沙土,夏天一下雨河沟里全是泥浆。自从大规模种植沙棘后,风沙逐渐小了,河水也变清了。”邬大爷说。
目前东胜区每年从事沙棘种植及销售的农户有2500多户、6000多人,人均年增收近千元,每年新增沙棘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我们已将沙棘列为重大产业项目进行集群开发,最终目标是打造‘中国沙棘之都’。”东胜区副区长李冬说。
内蒙古跳出生态抓生态,依托生态建设所形成的丰富林草资源,鼓励各地大力发展柠条、沙柳、沙棘、枸杞、杏仁、速生丰产林等林沙产业,将生态建设与保护和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忽视经济效益而导致建设成果难以巩固的问题,逐步摆脱了恶化————治理————再恶化————再治理的困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绿”出持续发展
牧民那木海家的圈舍里,有20多头黑白花奶牛。55岁的他一直生活在锡盟桑根达来镇敖力克嘎查(村),全家5口人2001年从浑善达克沙地搬出来,告别过去天然放牧的生活,开始常年定居、舍饲圈养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他对前后变化感受很深:“我们是全盟第一个整体搬迁的嘎查。没搬以前,牛羊都养,一人一年忙活下来还挣不到1000元,为啥?70%的草场沙化,没法放牧,赶上个天旱就更难过了。搬出来后,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全嘎查人均收入由5年前不到900元增加到去年的3800元。”
最让这位老牧民高兴的是,他家的草场如今开始变绿了!“我家有850亩草场,搬出来后200亩种草,50亩种树,600亩自然恢复。每年八九月去打草拉回来作冬季的饲料,只打草不放牧。我们把过去放养的100多头肉牛、200多只羊都卖了,在政府贴息贷款的支持下只养奶牛。别看头数少,收入可比以前强多了,光每天卖奶就能挣300多元,刨去草料能有100多元纯收入。再过10多天我就要去打草了,草场现在已经恢复了90%,心里头别提多美喽!”
从数量型转向效益型、从草原畜牧业转向农区畜牧业、从传统放牧转向舍饲圈养,是内蒙古畜牧业正在发生的转折性变化。这对草原生态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认识到,超载过牧是造成草原生态环境大范围恶化的主要原因。要解决好草原生态问题,重点在于减少牲畜头数,同时使广大牧民的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因此,在工作中注重把生态建设与农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等紧密结合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路子。在局部区域内加大投入进行人工建设,在大面积土地上通过各种保护性措施恢复植被,着力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锡盟党委书记刘卓志认为,要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好“两转”,努力实现改善草原生态和增加牧民收入的双赢目标。第一,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由数量扩张型转为质量效益型,从畜牧业内部挖掘实现双赢的空间。近年来,锡盟全面落实草场“三牧”(春季休牧、围封禁牧、划区轮牧)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严格限制了超载过牧现象。第二,转移牧区人口,力求从根本上减轻草原生态负荷,从畜牧业外部拓展实现双赢的空间。从2001年开始,锡盟启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并积极探索引导牧民直接转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有效途径,促进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
通过以上努力,锡盟出现了“一降两提高”的喜人态势。“一降”,是牲畜头数下降,全盟2006年末存栏牲畜控制到800万头只以内,减轻了草原的生态压力。“两提高”,一是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2800元增加到4209元;二是草原植被平均覆盖度比2000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左右。
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在鄂托克旗做调研的时候曾问一个牧民,“转变生产方式,围栏要花钱,建棚舍要花钱,搞高产饲料也要花钱,而且必须要以草定畜,那么你放养牲畜的头数减少了,投入却增加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个牧民回答说,“这样做,我留给子孙后代的是草原;如果还按原来那样做,我留给子孙后代的是沙漠。”
农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围封转移战略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落实,给农牧民带来了明显的收益。“首先是眼前的利益。我们和农民算账,国家给到农牧民退耕还林还草的补助,相当于或者是略高于正常年景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长远利益。如果继续在生态恶化的地区搞耕作和放牧,这个地区老百姓的生活将难以为继。现在,要求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的农牧民越来越多。”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说。
面对未来,内蒙古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族群众有着坚定的共识: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必由之路,也是巩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稳定安宁的大好局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图片说明:经过多年围封禁牧和生态治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恢复 新华社记者 张 领摄)
徐立京 经济日报 2007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