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



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


沈国舫院士作报告


张守攻院士作报告


赵良平司长作报告


陈幸良副理事长讲话


张建国所长主持会议特邀报告

11月4日—7日,第十八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会议由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分会主办,贵州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新时代森林培育”,议题包括新时代森林培育的任务及在促进“两山论”实现中的作用,新时代的人工林培育、天然林培育、林木种苗培育、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院士,中国林科院院长、第六届森林培育分会理事长张守攻院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赵良平,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等出席会议。第六届森林培育分会副理事长、林业所所长张建国研究员主持大会特邀报告。
开幕式上,贵州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红蕾、陈幸良秘书长、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向守都分别致辞。会议隆重颁发了“沈国舫森林培育奖励基金”。
沈国舫以“中国的人工林—肩负生态和生产的双重使命”为题,回顾了中国人工林培育的历史,介绍了人工林培育现状、成就、教训与展望。报告回顾了德、日、俄及中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强调森林必须通过抚育经营提高质量,才能更大发挥其生态、生产和民生功能。沈国舫强调,我国在树种选择、造林密度、抚育管理等工作中走了一些“弯路”,要根据区域水量平衡确定造林树种和培育技术。
张守攻以“关于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三点思考”为题,指出了学科融合在当前林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遗传育种、森林经理、森林生态在森林培育学科创新研究中可发挥的关键作用。张守攻以落叶松人工林培育为例,对科技创新与产业技术瓶颈密切衔接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大数据分析方法在森林培育理论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赵良平在“我国国土绿化的形势与任务”的特邀报告中指出,“增量、提质、保护”是当前国土绿化的三大任务,应通过工程造林、义务植树、部门绿化、社会造林四条途径加以实现;分析了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提出“应绿尽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数量和质量并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等原则。
23个学术报告内容多样,既有论森林培育规则的严肃性与灵活性、林木施肥发展趋势等的宏观报告,也有在马尾松、黑松、毛白杨、毛竹、油茶、楸树、青钱柳、望天树等树种培育上的最新进展,在林地施肥和灌溉、土壤微生物、根系构型、开花结实、遗传多样性、贝叶斯生长模型等领域有了许多理论和技术的突破。
会议达成了新时代要更加重视多目标、多功能森林培育,更加注重国土绿化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生产与民生功能的共识。
会后,与会代表前往龙里林场,考察了大径材马尾松人工林,脂材兼用湿地松人工林改造为与红豆杉混交的复层异龄混交林,珍贵阔叶树种种质资源库等贵州大学与林场多年建立的试验示范林。
来自全国61个单位共31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段爱国/林业所)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 2018-11-13

关键词 森林培育  森林经营  人工林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