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护、管理这12万亩林子就是我的日常工作。”安徽省肥西县官亭镇林业站站长张志松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着身后一眼望不到边的林海如是说。
正值中国农历新年,官亭林海迎来一批批游客,冬日的腊梅开得正艳。天降瑞雪,张志松和同事们对人工林的看护没有放松下来,每天吃过饭都会去林子里转转。用他们的话来说,“值好班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官亭镇因位于江淮分水岭脊背,常年缺水,不利于粮食耕种。2011年,该镇依托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从农民手里有偿把田地流转租赁过来,建成12万多亩成片精品林。而后,吸引了众多苗木企业入驻,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就业。
记者看到,官亭林海周围,竖着几块醒目的“林长制公示牌”,上面公示市级、县级、乡镇林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官亭镇林长办”联系人张志松和其他护林员一目了然。
张志松说,自2017年安徽省林长制改革推行以来,官亭依托苗木基地,探索实践“森林+”模式,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大批游客带动了生态旅游。如今,官亭林海已成为中国国家级生态公园和4A级旅游景区。“林海给镇上带来的变化,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安徽襟江带淮,承东启西,是中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2018年安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3980亿元人民币。为把安徽好山好水保护好,2017年3月,中共安徽省委提出探索建立林长制。2017年9月,在总结合肥、安庆、宣城三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安徽出台了《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提出要在2018年把林长制在全省推开。
目前,安徽省共设立各级林长5.2万余名,竖立林长公示牌超1.5万个,出台相关制度747项,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五级(省、市、县、乡、村)林长体系全面建立。
安徽省林业局局长牛向阳说,林长制改革让安徽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偏低、林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多年困扰林业发展的沉疴痼疾得到有效破解。实现了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
在设立林长的同时,安徽省还配备4.7万余名护林员,落实市县两级林长制责任民警1584名;开展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租赁试点,探索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
安徽芜湖作为长江岸畔的一颗“明珠”,全面落实林长制改革,助力安徽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长江经济带。
记者从芜湖市林业部门了解到,该市规划到2020年,全市长江沿线岸绿工程造林1万亩。把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定为重点生态建设区,实现宜林地段应绿尽绿;将长江岸线5公里范围定为生态环境严管区;长江岸线15公里范围定为绿色发展先行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
目前,中国已有17个省份在全省或者部分市县开展了林长制改革试点。牛向阳介绍,林长制改革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无先例可循。下一步,安徽将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推进林长制改革。(记者 张强)
图片说明(从上至下):
官亭镇因位于江淮分水岭脊背,常年缺水,不利于粮食耕种。如今,此地已建成12万多亩成片精品林。 钟欣摄
官亭林海一隅 钟欣摄
官亭林海举办毅行活动,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钟欣摄
中国新闻网 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