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刘承果:不忘初心 坚持做深挖井的人



林化所刘承果副研究员

日前,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揭晓,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刘承果副研究员,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他表示:“想做的事情很多,可做的事情也很多,既然选择了科研,就要不忘初心,坚持做一个深挖井的人。”
学以致用,潜心生物质材料技术攻关
生物质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有机物质,它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产生的代谢物或废弃物。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动物粪便等。生物质源于其自身的可再生性,对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变废为宝”,探究生物质转化利用,缓解我国资源紧张、减少环境污染成为林产化工科研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对生物质资源的利用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能源、化学品或高分子材料,我所做的就是将其转化为高分子材料,虽然我做的东西比较传统,但它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并能结合我博士研究生期间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对于为什么会选择从事生物质材料研究这一方向,刘承果的回答很朴素,但眼神里透露的却是对选择的笃定。
科学研究中,困扰青年科研工作者的难题往往不是技术和方法,而是寻找什么样的科学问题。对此,刘承果的信条是要“有用”。他坚定地认为,科学研究一定要脚踏实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更美好的未来服务。
2010年8月,刘承果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林科院林化所油脂化学利用研究室工作。经过与课题负责人仔细的探讨,并结合行业趋势和自己的专业知识,他选择了以植物油为原料,合成不饱和树脂(含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绝大部分光固化树脂),提高其性能,使其能够达到石油基产品的水平,利于市场应用。有了这个目标,一干就是8年。他希望能够在所选择的这口“井”中,努力挖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之“水”。
与石油基树脂相比,目前报道的绝大部分植物油基不饱和树脂存在刚硬性、耐热性不足的问题。为此,刘承果带领团队从该类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出发,发展多种化学或物理方法提高材料性能。经过多年研究,刘承果团队利用植物油、腰果酚、纤维素等农林生物质资源,突破了碳碳官能化改性、物理共混、纳米复合等多种合成或制备技术,创制了系列高性能或特殊性能的植物油基不饱和聚酯树脂、光固化树脂及其纳米复合材料,解决了该类生物基热固性树脂材料的性能差、收缩率高等重要问题。揭示了分子结构、微观结构等对所得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首次发现了相分离这一微观结构因素对纯植物油基不饱和树脂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其结构性能作用的新机制,为生物基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光固化树脂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部分产品的性能接近或达到了石油基产品的水平,有望取代相应的石油基材料,应用于纤维增强材料、光固化涂料、油墨、胶黏剂等高附加值领域。
“现在,这口井离出水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但是越是接近越不能放松,一定要真正做到实际应用。”刘承果坚定地说。
向榜样看齐学习,传递榜样力量
“科研的道路时常伴有孤独的影子,好在自己总能遇到前辈们的热心帮助和指点。”当谈到在科研路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时,刘承果第一想到的是自己的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程镕时教授。
“只有当你真正接触到了,你才会相信世上真的有淡泊名利的人。”这是刘承果对自己导师程镕时院士的印象。他说,“先生不仅是‘经师’,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人师’,勤奋自律,率身垂范。在南京大学读博的时候,先生已经80多岁高龄了,但依旧每天坚持工作8小时以上,看书思考,甚至熟练地运用电脑编程来进行科研。每每想到先生勤勤恳恳、治学严谨、无私奉献的样子,都让人有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崇高使命感,激发自己要更加努力,向老师看齐。”
“经师易找,人师难求,这是我的幸运。”参加工作后,刘承果开始以负责人的名义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然而申请的路上并非一番风顺,方向跨度较大,他和其他青年科研人员一样,也一再受到了失败的困扰。情急之下,刘承果想到要向林化领域的大家学习,于是“冒失”地去找宋湛谦院士请求指点。不曾想,宋院士对他这个普通青年科研人员非常热情,连夜帮他详细地进行了修改申请文本,不妥之处都做了圈点,第二天还把他叫去,面对面的给他讲解如何修改,让他感激不已。
刘承果怀着崇敬的心情说:“宋湛谦院士把自己获得的奖金捐出设立奖学金,资助支持林化所有为学生,让他心生崇敬。“研究人员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宋院士把自己原本可以用来改善生活的科研奖励拿出来,无私地奉献给单位和学生,为我们年轻科研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017年,刘承果被评上了硕士生导师。尽管到现在还没有独立招收研究生,但跟着他学习的研究生已有6个。当自己成为了一名导师,如何去培养学生,助学生成长,刘承果很谨慎,也很自信。他诚恳地说,自己的指导方法大多来源于自己的导师,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也要因材施教,同时还得适当地鞭策。学生是擅长于理论数据分析,还是扎实于实验技术操作,作为导师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发挥其优势,辅助其弱项,让学生学到知识,学到本领,学以致用。他还希望学生能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对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的支持,刘承果没有掩饰自己的喜悦和高兴。他说:“国家的认可和支持是对我巨大的激励和鞭策,将督促我在更高的平台上,开展更有价值的科研,取得良好的成绩。我喜欢科研,喜欢它永远有未知的东西等着我探索,喜欢它带给我成就感!” (宋平/院办 刘佳佳/林化所)
中国林科院院办公室 林化所 2018-11-09

关键词 生态  环境  生物质  新能源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