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林业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社会上尤其是网络上对碳汇林的宣传越来越热,但同时也出现了较为混乱的情况。”目前,针对公众对碳汇林这一概念理解出现的偏差,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进行了梳理归纳,并给出了正确的解释。
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
蒋有绪说,关于碳汇林的混乱现象主要有3种:一是有些地方,只要造林都说成是碳汇林;二是有一些企业、组织或者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炒作碳汇林或者过分夸大碳汇林的经济收益;三是有的企业或个人到处动员造林企业或造林大户,把自己造的林地交给他们命名为碳汇林,并宣传可以高价卖出碳汇,获得高回报,等等。这些言谈都在碳汇林宣传上误导了公众,对我国碳汇林业的科学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蒋有绪认为有必要向公众说清楚什么是碳汇林,以避免在接触碳汇林的事宜上缺乏正确的认识产生失误和损失。
蒋有绪说,碳汇林是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学或技术标准营造和管理的森林。比如,有基于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标准)的碳汇林,基于核证碳标准(VCS标准)的碳汇林,基于《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有关方法学的碳汇林,等等。我国林业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碳汇林标准建设,发布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碳汇造林技术规定》和《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等碳汇林标准,并在全国开展了碳汇造林试点。依托企业捐款,目前已经在全国营造了120多万亩碳汇林,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就碳汇林与普通人工林的区别,蒋有绪解释说,碳汇林与普通人工林区别主要在于对营造林过程和森林培育管理过程中的碳汇/源情况,要进行计量和监测。如果要进行交易,还要确定20年-30年的管理运行期,要确保拟议的营造林项目活动为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真实的、可测量的和长期的碳吸收和环境效益。因此,按照国际通行规则,碳汇林项目一般需要经过项目设计、项目合格性审定、项目注册、项目实施、碳汇监测、核查核证、碳信用签发等7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技术规定和管理要求。如国家林业局开展的碳汇造林试点,要求按照已经发布《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进行设计,碳汇计量监测要由有资质的单位完成(国家林业局批准了10家有资质的单位);项目审定、核查需要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指定经营实体)来完成,项目注册及碳信用签发要由注册机构来执行,从而由上述要求来保证项目获得具有额外性的碳信用,这样的林分才称得上是碳汇林。换句话说,碳汇林就是具备了碳汇交易潜质的林分。但是,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碳汇林都可以交易碳汇,还要看是否有需求。所以,只有按照特殊要求和规定营造林的林分,才是碳汇林,而且,有需求才有碳汇林的碳汇交易。
中国木材网 201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