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顺3月23日电 题:贵州石漠化山村:二十年在石头缝里种桃林
“和现在看到的满山桃林不同,二十年前,山披着茅草,裸露着光秃秃的岩石,除了石山还是石山。”贵州普定县城关镇陈家村村支书陈发恒告诉中新网记者,
黔中偏西、以岩溶石漠化喀斯特地貌特征而闻名的普定县,曾被专家预言为“不适于居住的地方”。普定县城关镇陈家村梭筛组距离县城12公里,1992年梭筛水电站建成后,梭筛成了水下世界,梭筛组群众成了后靠移民,村寨随水位上涨高居石山,面对人均耕地不足0.4亩的薄土,多年来,梭筛移民一直在石山上谋生活。
村民们回忆说:“以前只有逢年过节,才吃上一顿米饭。国家虽然帮助了我们,但就像一个家庭,哭的娃娃多,饿的娃娃多,父母也艰难。”
1993年在桃子成熟的季节,几户村民无意间在自家屋后栽的几颗桃树居然挂满了果实,背一箩筐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卖,0.35元一斤,一筐桃,挣了几十元,几棵桃一季就换回了300元钱。村民陈登丰回忆道,“当时我就想,几棵桃树就抵得上种了一季包谷,不如就栽桃树。”
1994年,村民陈登丰、赵高祥、陈登州、刘文林等人家开始在房前屋后的岩山上捣鼓起来,他们凿岩背石刨坑垫土栽桃树。
1996年,梭筛家家户户立下了向山要地,客土造地的“愚公志”。他们在丛莽中披棘斩荆,把凿下的岩石垒成树盘,把岩石的根刨成树坑,从山下、从河边,一背背、一担担、一肩肩、一步步往山上运土填土。自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二十年从不间断。
二十年来,梭筛人撬石凿岩20万吨,客土40万方,从几棵桃树发展到3000多亩桃园,一个岩窝一棵树,现有20余万棵桃树,年产270多万斤桃子,人均年收入15000元。
通过开山凿石,客土种桃,梭筛人均收入从1995年的536元增加到2014年的1万多元,领先于普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实现了从贫困村向小康村的转变,成为贵州省50个移民示范新村之一。
“以前遇到天干的年份,不晓得要淌好多汗水,才能保住桃子哦!”回忆往事,陈发恒倍感辛酸,那个时候,山上除了有石头,没有土、没有路,更没有水。村民们只能到山下去背土来填石缝种桃树,背水来为桃树浇水。“现在好了,每一棵桃树都有一个树盘保护着,再也不用担心土被冲走了。”陈发恒说,树盘起到了保水保土的作用,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保证了桃树所需的养分。水泥机耕道不仅修进了桃园,还建起了蓄水池,天再干也不会影响桃树的生长。村里的桃子产业发展越来越好,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村民们的收入一年好过一年。
“自从梭筛开始栽桃子以来,寨子里就没有人上访过。”陈发恒说,“忙挣钱都还来不及,谁还有时间去上访,现在,我们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家栽桃,打自家的工。”
顺着依山而建的硬化机耕道,记者一行可驱车到达桃园最远处。走一段距离,就会看见一口积满水的蓄水池,机耕道上有几条细小的沟渠通向水池。这是普定县实施的梭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工程于2012年实施,项目有蓄水池、树盘、坡改梯等。蓄水池每口水池有30立方米。下雨时,蓄水池通过自然接水和机耕道细沟排水积满水,果农们需要用水浇桃树苗时,把蓄水池放出来使用即可。
二十年来,梭筛人让大岩山变成了桃的世界,树的海洋。
每年桃子成熟时节,水果商贩慕名前来村里收购,梭筛人在自己家门口就能赚到钱。2012年,十几家种桃大户自筹注册资金110万元,在城关镇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梭筛种植专业合作社”,引领桃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提升。
为让梭筛村民早日走上产业致富路,普定县不断加大投入。近年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900多万元,修通组路、环湖路、生产便道、观景台、停车场、村民活动场所和蓄水池,为梭筛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铺就了观光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之路。
“现在栽一季桃子抵得上种两季包谷,半年辛苦半年甜,哪个不愿意!”“千好万好自家好,千靠万靠靠自己。”这是梭筛人最朴实的话语,也是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完)
杨云 杨光振 李婧 中国新闻网 2016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