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高原所揭示了森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的纬度分布格局及其在生态系统功能中的作用



图1:研究地点的地理位置及其年均温和年降水量


图2:稀有、中等和丰富细菌的α多样性(a)、网络复杂性(b,MDS1;c,MDS2)和Bray-Curtis距离(e-g)随纬度的变化趋势;(d)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随纬度的变化趋势。


图3:稀有、中等和丰富细菌类群的多样性指标(α多样性、群落组成和网络复杂性)对EMF的累积贡献。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关系(BEF)一直以来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近年来,BEF关系的研究逐渐从地上动植物转移到地下微生物。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机质分解和生物固氮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土壤细菌包含了大量的稀有细菌和少量的丰富细菌。研究发现稀有细菌通常更活跃,具有独特的功能特征,并且是遗传和功能多样性的宝库。然而关于不同类群的细菌多样性如何沿纬度梯度分布及它们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目前仍不清楚。
  研究以云南省内5个沿纬度梯度分布的1公顷样地为对象,分析了样地内不同类别(稀有,中间和丰富)细菌多样性的纬度分布格局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贡献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细菌的多样性(α多样性,群落组成和网络复杂性)沿纬度升高大多呈现递减趋势。此外,稀有细菌不同维度的多样性均高于中间和丰富细菌,但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贡献不如后两者。本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别细菌在纬度梯度的多样性分布模式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不同影响。
  研究以“Trends in alpha diversity,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network complexity of rare, intermediate, and abundant bacterial taxa along a latitudinal gradient and their impact on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为题发表在中科院农林科学大类一区、林学小类一区Top期刊《Forest Ecosystems》上,高原所唐荣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苏建荣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李帅锋研究员、黄小波副研究员、张锐博士和李聪博士参与了本研究。该研究得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CAFYBB2022SY037,CAFYBB2021ZA002,CAFYBB2022QC002)以及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201AT070264)资助。(唐荣)
     中国林科院  2025-04-08

关键词 土壤细菌  生物多样性  纬度分布  生态系统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