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湿地遭受严重破坏 海南之肾面临萎缩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我省湿地类型多样,据省湿地资源调查队调查显示,河流、滩涂、红树林沼泽、浅海水域……共有20余种湿地类型。与此同时,海南湿地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但近几年来,我省湿地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海南有24种湿地类型
  我省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过去十年间,由省林业局牵头,会同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和海南师范大学等单位,抽调专家组成了海南省湿地资源调查队,先后两次对我省湿地资源状况和保护现状进行摸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自然环境状况;湿地野生动植物分布情况;湿地保护和管理现状等。
  调查结果表明:海南湿地有5大类24型,总面积31.18万公顷,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两个,全国重点湿地6个。在全国19个红树林湿地保护区中,我省有9个,占全国同类湿地总数的47.4%;在全国7个珊瑚礁湿地保护区中,我省有6个,占同类型湿地总数的85.7%。
  湿地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据介绍,我省记录到的湿地植物有104科295属409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9属15种,被子植物95科286属394种;记录到的湿地鸟类有88种,主要以鹳形目、雁形目、鸻形目和鸥形目的鸟类为主。还有湿地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种群数量都相当可观。
  “湿地生态系统里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有各种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尤其是季节性迁徙的候鸟,更是以湿地为其主要的栖息地。”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王春东说,我省东部沿海和西部沿海的湿地各有特点,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海洋食物。比如,东部海涂东起文昌市铜鼓角,南达万宁市乐南港,海涂连片分布,以沙土为主,是喜沙性海产养殖的好场地;西北部海涂东起澄迈县的花场港,西至洋浦港,岸线曲折,海湾多,形成海涂土壤,海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其中不少具有南海特色、价值高、有优势养殖前景的鱼类、贝类、甲壳类、棘皮动物和藻类等。
  我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鲜明的特点,比如全国最大的红树林种群、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青梅林种群和无与伦比的美丽珊瑚,还有世界珍稀濒危鸟类——黑脸琵鹭。
  在海南,像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东方黑脸琵鹭保护区、亚龙湾珊瑚礁群、临高新盈—东英的“海底森林”,这些湿地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还是让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湿地面临五大威胁
  海南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但同样的,与森林一样,海南的湿地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海南之肾”在一点点被蚕食。
  王春东告诉记者,我省湿地至少面临五大威胁。一是城市建设的威胁。在城市建设中,存有不少误区,认为湿地易滋生细菌和各种病害,于是许多湿地被填平,然后人工种上些花花草草;二是湿地被改变用途;三是湿地质量下降;四是湿地污染加剧;五是湿地资源被过度地或者被不合理的利用。
  调查表明:我省湿地水质普遍下降,部分湖库如春江水库、赤田水库、万宁水库、高坡岭水库等均受到氮、磷营养盐的较大影响,出现了富营养化趋势;海水养殖过度发展,沿海水田受到盐碱化威胁,以我省最大盐场——莺歌海盐场为例,在上世纪60-70年代,莺歌海盐场采用引入海水进行盐业生产,现已造成数万亩海滩地盐碱化;而海岸侵蚀、围垦建设等因素,又导致湿地大面积流失,如2000年海口市城镇、工交建设用地比上世纪80年代增加了近65%,其中约10%来自围海造地。海口市潮间带滩地由上世纪80年代364公顷减少到现在的几乎为零。
  清澜港红树林湿地虾塘侵蚀红树林
  今天下午,现年67岁的老渔民陈由青开船,带着记者走访清澜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湿地。记者看到,这里的红树林生长得非常茂密,时常有水鸟从林中飞出。
  陈由青老人告诉记者,由于周围一带的红树林保护得很完整,红树林保护区内鱼虾蟹特别多,他每天都靠撒网捕鱼为生,虽然船很小,网不大,但日子过得还算富足。据了解,红树林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并不茂密,望过去可以看到天,但80年代后加强保护,红树林也就茂密起来,记者沿途走过看到的红树林都郁郁葱葱。
  据介绍,文昌红树林保护区于1988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4.2万亩,红树品种16科18种(占我国红树林品种的90%),是全国红树品种最多、红树林生态结构最好的保护区,保护区内有全国独有的红树珍贵品种和全国最高最大的百年红树。
  在头苑村场霞自然村,设有红树林清澜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据该站工作人员林勇介绍,保护区虽然目前保护完好,但仍有一些因素在破坏红树林的生态,对红树林生长影响最大的是在保护区内的虾塘,养虾的村民经常从红树林内取土,致使红树根部裸露在外面从而造成死亡,此外,虾塘的污水会使红树林死亡。据介绍,在保护区内有上百个虾塘,这些虾塘对红树林危害很大。
  同时,保护区管理站也面临着经费短缺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管理站没有海上巡逻船,巡逻的惟一工具就是一辆摩托车,每次巡逻都得沿着海岸线走,海边岛屿上的红树林保护则无法巡逻,好在周围一些渔民的保护意识还是很强,发现有人破坏都会及时告知管理站。
这片海上森林有救了――探访三亚红树林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
  “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保护好三亚红树林这一独特珍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更有信心了。”听到三亚红树林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消息,三亚市林业局局长余培生高兴地说。
  今天,在多年从事红树林保护工作的李志东陪同下,记者走访了三亚的3处红树林保护区。李志东说,目前三亚有4处红树林集中生长区,其中三处先后被列入市级自然保护区。
  在亚龙湾红树林保护区,记者看到,在白色的滩涂上,一片片如灌木般的绿树,郁郁葱葱。李志东指着一种不高的小叶绿色植物说,这是角果木,在三亚现有的4个红树林生长区,就只有亚龙湾一处有生长。那是木果楝,现在已经是一种濒危树种了。李志东饶有兴致地说,亚龙湾红树林保护区成立于1989年,是三亚第一个批准的市级红树林保护区,现有红树林527亩,是目前三亚林地面积最大的一个红树林保护区。
  在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李志东指着一个树径有30公分的大树说,这是红榄树,极其珍贵和稀少。今年4月份,经国内著名红树林研究专家范航清教授确认,目前国内仅在三亚铁炉港和陵水黎安港发现有数量很少的几棵,其中三亚有9棵,可以说是整个保护区中的“宝中之宝”。
  据了解,经费缺乏一直是红树林保护的难题。目前,专项的保护经费基本没有。在3个保护区,目前巡逻艇和护林员一个都没有。说到这里,李志东说:“现在好了,被纳入国家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希望能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这片海上森林有救了。”
东方面前海湾:黑脸琵鹭的天堂
  今天下午2时点半,记者在东方市四更镇面前海湾一带看到,许多小白鹭和大白鹭等鸟类在湿地上空矫健飞翔。由于恰逢涨潮,一些不知名的野鸟则站在红树林上休憩。和去年情况相比,生长在湿地里的红树林比以往长得更为茂盛。
  负责在面前海湾一带看护黑脸琵鹭的东方市林业局工作人员文平告诉记者,黑脸琵鹭6月底已飞离面前海湾,目前在这里栖息的主要是大白鹭和小白鹭等野生鸟类。他说,由于政府宣传到位,住在面前海湾附近的村民保护鸟类的意识明显增强,今年以来,他没有听到过枪响,尽管村民在退潮时时常来此处捡血螺,但未骚扰在此栖息的鸟类。
  据介绍,黑脸琵鹭是国家II级保护动物,目前全球仅记录到2000余只。黑脸琵鹭是生态指示性物种,根据《拉萨姆湿地公约》的规定,如果一个地区的黑脸琵鹭超过全球数量的1%,就应该纳入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而目前仅在东方市记录到的黑脸琵鹭数量就占全球5%。
  据悉,我省于1991年首次发现黑脸琵鹭,发现地点位于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当时共记录到13只。但以后记录到的黑脸琵鹭数量逐年减少,从1991年到1997年,数量从13只减至3只。2004年1月3日,省林业局组织专家调查我省冬季越冬的湿地水鸟,在东方市四更镇面前海湾一带首次发现有大量黑脸琵鹭前来越冬,而面前海湾也因此成为除台湾曾文溪、香港米埔之外,在我国发现的黑脸琵鹭又一重要越冬地。此后,省林业局、东方市政府着手建设黑脸琵鹭自然保护区,加强对黑脸琵鹭的保护。如今,前来面前海湾越冬的黑脸琵鹭已从最初发现时的48只,增加到75只(今年1月记录到的数字)。
 什么是湿地?
  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作出的。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湿地是以水为基本要素的地方,控制着环境以及相连的植物和动物。湿地表现为水体在陆地表面或邻近陆地表面、或那些被浅水水域覆盖的陆地。
  从寒带到热带,所有国家都有湿地。地球表面准确的湿地面积至今尚不知晓。“世界保护监测中心”估计湿地面积约为5.7亿公顷,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其中,2%为湖泊,30%为腐质含量高的水泡,26%为部分含有泥炭的沼泽地,20%为水下土质松软的沼泽,15%为洪泛平原。红树林覆盖了约2400万公顷的沿海地区,估计全球还保存了6000万公顷的珊瑚礁。
海南日报 2006年07月18日

关键词 林业政策  林业建设  法律  生态  生物多样性  湿地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