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林业局、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和甘肃省等8所直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40多位专家和16名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的2008年秋季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考队,于9月18日从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出发,再次进入广袤无垠的大漠戈壁。
根据项目任务书和2007年召开的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二次专家咨询会的专家建议,本次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是继2007年度全面科考的延续和深入。科考队将按照统一制订的工作计划,组成两支队伍,分别以一号、二号营地为基点,以学科组为单元,在沙漠南北两线同时开展工作,重点对我国唯一分布的“羽毛状沙丘”进行沙地光谱、沙丘形态和沙丘构造等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对野骆驼生态习性、植被区系分布、河谷-泉水-湖盆水文状况等开展补充调查。预计野外连续工作10天左右。
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科考安全和后勤保障万无一失,科考队成立了前线指挥部,制订了应急预案和三级响应机制,并与当地政府、驻军建立了密切联系。出发前夕,项目领导小组和前线指挥部于17日下午召开了科考队战前动员大会。会议由项目负责人、科考副总指挥卢琦研究员主持。会上,各分队介绍了本次科考的重点任务、行进路线和日程安排;中国林科院原副院长、科考前线总指挥蔡登谷研究员就本次科考的行动计划、组织领导、队员守则和注意事项等作了战前动员。敦煌市委书记、市长孙玉龙,市委常委、市人武部长李铎,副市长王红霞出席了当天的签名、授旗仪式,并在送别晚宴上为科考队敬酒壮行。
参加本次科考的队员大部分来自科研第一线的中青年专家,曾参加了首次库姆塔格沙漠科学考察,不仅具有丰富的沙漠生活经历,具备应对各种恶劣自然环境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配备了精良的技术装备和通讯工具。
《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项目,是由中国林科院主持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之一,旨在探明我国八大沙漠中唯一的科考空白——库姆塔格沙漠的地貌类型、沙丘类型(我国唯一分布的“羽毛状沙丘”)与沙丘形态特征、沙漠形成时代及演化过程、气候环境特点、地表水文状况及古水文网的变迁、植被与土壤特点、资源与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特征以及沙漠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等基础数据。通过对诸多自然环境要素的综合科考,对于查清库姆塔格沙漠地区植被资源状况、揭示西北干旱区气候与环境形成演变历史以及对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响应等科学问题。项目的实施和研究成果,将为沙区资源开发利用、防沙止漠、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附:背景资料
库姆塔格沙漠为我国八大沙漠之一,地处西北内陆极端干旱区的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洼地南缘,南以阿尔金山为界,北抵阿奇克堑谷地,东延甘肃省西端,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沙丘类型多样,在我国八大沙漠中唯一分布有“羽毛状沙丘”类型。由于该沙漠气候、环境条件严酷,迄今为止,是我国八大沙漠中唯一的科考空白。
长期以来,由于库姆塔格沙漠气候、环境条件严酷,加上受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对该沙漠的考察数据和研究文献资料积累基础极为薄弱。20世纪70年代曾有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做过考察,但没有公开文献发表。20世纪70~80年代,彭加木等率领的科学考察队在考察罗布泊变迁问题时,曾对该沙漠北缘及阿奇克堑谷地一带作过零星调查。这期间也有一些探险家在穿越罗布泊、寻找楼兰古城的过程中多次踏上库姆塔格沙漠的边缘。21世纪初有学者曾试图揭秘“羽毛状沙丘”的成因机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入沙漠腹地。
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是在中国林科院和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专家自2004年以来,连续三年进行探路式穿越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的。2007年9月,一支由中国林科院牵头,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资源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华社,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等中央和地方科研、教学及新闻媒体的60多名科研人员、记者和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的综合科学考察队,历时14天,累计行程5万多公里。科考期间,经历了2次沙尘暴、2次降雨和2次降温等恶劣天气的考验。
科考队围绕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测绘、模式(综合)等9个学科领域、21个专业方向,对库姆塔格沙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科学考察,采集了大量基础信息数据、实物样本、图片和影像资料,取得了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初步探明羽毛状沙丘的形成机理,首次发现沙砾碛(堆/锥/丘/堤/坑等)与其它类型沙丘、沙垄交错分布的独特地貌特征;建立全天候沙漠气象观测场,首次实现了基于卫星传输的气象数据实时采集;基本摸清了库姆塔格沙漠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10条重要河(峡)谷中的7条进行了勘察测绘;并首次确认敦煌鸣沙山是库姆塔格沙漠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库姆塔格沙漠及其周边区域的功能分区、治理模式与发展方向的建议。
该项目的实施填补了我国沙漠科考的最后空白;并有助于明确沙漠对当地生产的危害形式,查明危害源头,提出防治对策;找出在当地分布广并且生长力强的物种,为极端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新材料。同时,对沙漠边缘及腹地天然露头地层剖面的研究,对揭示西北干旱区气候与环境形成演变历史,以及对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开展古疏勒河水系变迁研究,有助于揭示气候变化和区域新构造运动对水系的影响。
中国林科院宣传中心(18-09-2008)